刚开始片段切得很快,不可名状的光斑,神秘的量子力学,虚幻飘渺、捉摸不定的不确定性,当列好的那些算式推导出一个个无懈可击的结果,是否会给他伸手就能拿到这个世界入场券的错觉?
全片反复提及的“殉道者”,大量人物的诉说,故事线的交错,堆垒出奥本海默的形象…而事实上,在他在刚开头给那只青苹果中毒又下定决心扔掉的时候这个人物就已经塑造成功了…或说这已是一种隐喻。他是残忍又悲悯的,是亚当、是毒蛇,矛盾体的存在,多面的诠释,道德的困境,兜兜转转的纠结,是否真切让他感知到了“说服自己”是一件需要如何努力的事情?“此刻,我将化身死神”。
喜欢跺脚那一场戏,在铺天盖地的振奋的欢呼中,言语与想法竟然慢慢变成某种“表里不一”,精神的原子弹在内心深处爆炸,而像真正的原子弹一样,要在爆炸之后,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声响。按照道理来说,我应该会很喜欢最后听证会那种…类似于真相大白的感觉,但是最后揭示的他和爱因斯坦那番在湖边的对话,又为这样似乎坦荡的结局蒙上了一层体面的阴霾,政治与科学家的博弈,世界轮回不变的游戏。
诺兰似乎偏爱抽丝剥茧、随着故事发展才一点点展现全貌的方式,黑色与彩色交叉,会让我想起他的《记忆碎片》,但因为时间空间的跨度、人物的复杂,以及历史的厚度,我感觉这个故事要比之前的更深刻,也更让人后知后觉。电影在原子弹爆炸之后还有那么长的篇幅,因为这是“奥本海默”而并非“原子弹”,最后真的很精彩。
(ps.诺兰真的很爱基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