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女性角色确实是差出了新高度,但是不必用《芭比》衬托,《芭比海默》两部作品一个是大型 PPT ,一个是大型 MV ,一个全是空洞嘴炮,一个全是浮夸服饰下的硬蹭女权热度,谁也别说谁。
关于女性形象的树立,《芭比》已经写过影评好好批判过了,但是诺兰在本作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呈现居然比自己曾经作品中的女性还要空洞,这是我不能理解的,不必要的裸戏很不尊重 Jean 本人和 Jean 的扮演者,敏感聪慧的科学家变成了单纯的抑郁症患者, Jean 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是研究生了。同样的还有 Kitty ,是活生生的有原型的,只是一笔带过的话诺兰完全可以给艾米莉几个在 Los Almos 工作的镜头,但是他没有,和隔壁《我本是高山》把酗酒爹改成酗酒妈一样莫名其妙把女科学家改成酗酒没事干的绝望家庭主妇三年生俩还带球,唯一表现聪明一次还后续马上情绪失控摔杯子。艺术作品改编没问题,但是你非要歪曲原型,那不光原型及其家人生气,任何一个明事理的人都会觉得你过分,说你两句没毛病。
这样的拍法已经不是单纯的偷懒,是妥妥的傲慢,至少《信条》中的伊丽莎白追求自由,《星际穿越》中的安妮海瑟薇也为科学奉献自我,怎么会把女性角色拍成这样的,男人戏里有个聪明的女角色也不会抢了绝对主角的风头,发自内心为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女演员艾米莉感到遗憾,还把人家的美貌拍丑了,刚出场还让我以为是香蕉姐。
说完对于女性角色的糟糕呈现,电影本身也不太行,三个小时的传记电影,远没有两个多小时同样题材的《万物理论》完整、动人,虽然《奥本海默》的落脚点不一样,最后想讲述的是一位英雄被世人误解又真相大白于天下背后的无奈与凄凉,但感觉这个英雄在科学方面也没干啥,一开始在欧洲研究理论物理满脑子宇宙的奥秘突然就决定跑美国(还是印第安人地盘)做一个项目经理攒局造武器,影片前半段出现了很多很长的单词充逼格但也只是在开头唬唬人罢了,顶着困意看完觉得这么声势浩大的电影怎么就讲了这么点事。
看完了憋着一肚子的莫名其妙,算是今年看得最累的两部电影之一,身心疲惫,另一部是《流浪地球》但是人家是真的有内容,怕你不够看而频频制造亮点,这个是虚张声势努力看完后依然莫名其妙,而且我还是在看之前就做过功课的勤奋观众,对象得靠一直有东西吃才支撑下来,而支撑着我的动力是一会一个脸熟男演员的出现又消失。
带着一脸的疑惑看了一位豆友的长篇分析,那篇文章认为诺兰拍摄本作的核心其实是在讲述欧洲的衰落,通篇看完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印证了老祖宗的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奥本海默的一切努力是为了政治, Straus 的反对也不能单纯只用小心眼记仇来解释,最后的赢家只有美国政府,爱因斯坦比奥本海默早生了二十多年,影片结尾时对奥本海默说出的那番话是一个将一切看淡的老者的肺腑之言。
最后结局算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一头白发拘谨地捧着奖状的基莲墨菲瘦瘦小小,让人心生怜爱,可惜电影本身太唬人了,删去半个小时前半段再删去半个小时后半段都不会影响主题的表达,诺兰对于宇宙奥秘的追求有点魔怔了,要拍政治就专注于拍政治,想劝劝他其实止步于《星际穿越》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