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这一部奥本海默感觉回归了他的电影初衷手法,靠着剪辑节奏推动故事,没有炫酷的画面奇观,没有原子弹爆炸瞬间的感官刺激,更多是人物精神内心的刻画让我们同步去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诺兰又一次违背了“好莱坞电影原则”,这一次没有通过视听语言去传递感官刺激,更多是用视听语言来拉近我们与人物内心的距离。
《奥本海默》让我想起了诺兰的处女作《追随》和让他走进好莱坞的《记忆碎片》,再就是通过音效来挑战观影情绪的《敦刻尔克》,应该很多人会质疑,这不够诺兰,因为诺兰该有视觉奇观,该有层层递进的故事。
其实懂诺兰的观众,应该会get到,其实剪辑才是诺兰电影的一大精髓,你回看诺兰所有电影就会发现,他的电影无论是通过正序还是倒叙或者是插叙来展现影片,他剪辑是非常流畅,并且可以调动影片与观众的情绪,这就是诺兰真正厉害的地方。
再说配乐,诺兰的习惯是先有配乐再开拍电影,所以这就是我们总会提起的诺兰电影里配乐都很神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已经把配乐当做故事的一部分并融入一体,如果观影影厅的音响不够强大,那就会流失诺兰的精华。
作为实拍狂魔的诺兰这次也没有让我们失望,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对于量子与火花是如何拍摄的,在观影过程中当这些画面穿插出现时,这种画面的质感是不可模拟的,不会让我们产生CG塑料感的念想,并且电影也是首次开创黑白IMAX胶卷,我不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所以也无法读懂这种黑白胶卷与后期转黑白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只能通过最俗的一句话概括“黑白画面让我们梦回曾经的好莱坞”,这样对于电影的执着我也相信在多年以后回看诺兰影片不会感受到时代的底色,这份执着也是真正还原电影工业的精神。
《奥本海默》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墨菲、布朗特、唐尼、达蒙、皮尤、卡西、乔什·哈奈特、加里·奥德曼等都是当下和曾经炙手可热的演员,所以在表演上我们大可放心,电影中饰演奥本海默的墨菲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情绪的用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微观表情中渐渐地体会到人物的心境,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墨菲分别与卡西和奥德曼的那两场对手戏,简直就是教科书的演绎,影帝的飙戏就是如此过瘾,虽然以上两位演员出场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分钟的表演记住他们,也记住这两位角色。
虽然这是一部奥本海默人物传记,但诺兰对所以角色的刻画都尽量去铺满,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在不损坏配角人物刻画的情况下去完善奥本海默多方面的刻画。
最后来说说电影整体的视听语言,我的总结就是震撼,本片90%以上全是大量的文戏也就是说我们会看近3小时的对话戏,众所周知对话戏越多,就越难去提现视听语言,但对于诺兰来说他全都要!电影中多次出现奥本海默的精神戏,这些通过试听画面的展现让我们更加去理解奥本海默精神世界,特别是前期那些观众集体跺脚的声音来源,到电影中后期揭晓那一刻真的还是对我有着挺大冲击的,我还特别喜欢的一场精神戏就是电影中对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审讯的这场,奥本海默全身被脱光赤裸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他的精神世界的崩塌就如原子的白光那样苍白及绝望。
当原子弹爆炸的那一瞬间,我们也会去思考战争的意义,核弹让世界和平,但也因战争我们创造出这个恶魔。
《奥本海默》应该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其中并不包括我,我是作为备课观影的人群,所以对于整个事件故事还是有所耳闻,但诺兰通过碎片化的剪辑也给我们带了一段又一段的精彩故事呈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爱因斯坦湖边的对话戏,这场戏可以看做为诺兰一开始给我们观众埋下的钩子,当最后收尾的那一瞬间还是有着那一层的快感!
《奥本海默》应该是诺兰《信条》、《记忆碎片》后最有观影门槛的一部,高密度的对话戏配合快速剪辑手法对于我们观众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最为观众只要你不分神,我相信你一定能看懂这部电影,相信诺兰的剪辑手法和节奏的把控,你就把这三小时放心交给诺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