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奥本海默》,这应该算个人传记式电影,通过讲述奥本海默年少时海外求学、左翼倾向、领导曼哈顿计划、遭遇政治审查等系列事件,描绘出这个人的基础的画像。
奥本海默最广为人知的头衔,是原子弹之父,而原子弹的出现又深刻塑造了现今的人类社会,这样一个人为美国的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又是一个“亲共分子”,一生遭遇许多次的调查,关于他的历史评价,在西方注定是写满了争议的,导演诺兰的拍摄手法也是穿插了各种蒙太奇式的记忆回放,以黑白镜头为界线的双叙事线穿插,关于这点我很想说,虽然这手法也能够为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却也很容易让观众稍不留神就错过大量信息。
但是呢...这似乎又避免了创作者对奥本海默本人与他遭遇的各种事件发表直白的评价,相关的审查可能不止存在于五十年代,今天又何尝没有呢?
这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制约了这部电影的高度。为什么我要这样讲?首先,作为观众,我们需要顺畅看懂一个故事,这点它做的不够好;第二,如果导演想讲述一个严肃的历史题材人物传记,那有必要把更真实、全面的历史背景客观表达出来,这很必要。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何况去讲述奥本海默这样一个人。
反观诺兰叙事,总给我一种欲盖弥彰,含糊其辞地的拧巴感受。
剧情里出现了几个关键人物,有爱因斯坦,有奥本海默,以及一大批来自欧洲的科学家,以及频频被提及的西班牙内战,还有犹太人、共产党员等高频词汇,但电影故事本身是极力采用碎片拼接式讲述手法,这点很像魂类游戏,故意规避世界观的故事主线,让观众获取对世界的局部印象,甚至得出与事实完全违背的认知。
为了证明这点,我先举个例子,有一个最关键的故事线,也是剧情怎样巧妙设计都无法规避的时代背景,即奥本海默年轻时,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尚在欧洲,而彼时的美国在许多老欧洲人的眼里,只是不太重视科学的荒漠(虽有偏见,但有现实依据)。但为什么仅仅二三十年后,美国就成为了世界科技与经济的中心?剧情当然给了一个80年来家喻户晓的解释,即因为希特勒的迫害,导致大量犹太籍的科学家离开了欧洲,前往了美国,于是便塑造了美国的科技高峰。
于是破败濒死的欧洲跌落神坛,避风灯塔美国成功上位。
那么故事真的那么简单吗?电影又有意的规避了哪些事实?
再举个例子,在犯罪研究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常识,就是一旦出现恶性案件,警方会优先怀疑谁因此受益,谁就优先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当欧洲的大批人才受到了迫害,逃亡了北美,海量的财富也涌入北美,以至于抽空了欧洲三百年来掠夺的深厚财富,我们是不是有里有理由设想,这个最大受益者同样是嫌疑人。
主流媒体不会讲,但我们通过可查如数据,得知,1919年德国在一次大战失败后,经济迅速恶化,需要赔付上百亿马克的赔款,而此时资本过剩的美国,却向德国借出了远超赔款金额的326亿马克的贷款,直接把德国经济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甚至恢复并大超一战前的水平。
而后,为了自身战略利益,美国更是直接将橡胶与人造汽油等关键技术提供给德国,到希特勒执政的1933年,美国杜邦军火则更直接的向德国出售飞机发动机,并联合更多企业在战斗机、坦克、润滑油、陶瓷等关键领域对德国进行帮扶。
好。其中最炸裂,且具备风向标意义的是,美国福特、洛克菲勒等财团在希特勒展露头角的时期,就向他注资至少3200万美元的资金,而当时1美元的价值还要高于1克黄金的市价,这对希特勒及其党羽来说是笔庞大的起步资金。可以说正是得益于美国的帮助,全面的加速了德国这台战争机器的复苏,直到时间来到1839年,德国对整个欧洲展开复仇与更大范围侵略。
其实仅仅谈例子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讲统计学,美国战略家毫无疑问是聪慧的,在一次大战时,德国爆发的强大战争潜力就已经让大西洋隔岸观火的美国收获满满:在1914年一战爆发前,美国拥有60亿美金以上的负债,债务主要被捏在欧洲列强手中,而一战对欧洲经济的摧毁,导致战争期间列国只能向工业能力完整的美国求购货品,于是1919年,美国不仅还清了60亿美金的负债,还反过来拿捏了欧洲100亿美元以上的债权,并收割了全球40%以上的黄金储备,工业产值占据世界35%(此项,相当于今日中国的水准)。
客观来说,美国当局毫无疑问应该给威廉二世(一战前的德国皇帝)发一个至少1吨重的勋章。
所以,当今日我们唾弃无恶不作的德国纳粹,却无法意识到它在自身恶魔之翼刚刚萌生的年代,竟如此为当今自由世界的领袖所宠爱。当然,如今全球的主流媒体,似乎在有意忽略了这一点,彷佛领袖与恶棍自始自终就泾渭分明,清清白白。
于是,当世界大战二次再次被满血复活的德国引爆后,被战争摧毁了经济基础的欧亚诸国,只能再次求购美国的商品,至二战结束,美国收割的黄金储备比一战再上台阶,已占据全球的75%,工业能力更是独占超全球50%,美国甚至通过《租借法案》,将备受德国侵扰的前任霸主——大英帝国打劫的只剩下底裤,在英国本岛最危急的时刻,以支援其数十艘老旧军舰为代价,换取了英国在大西洋上多数海外岛屿的主权。
可谓是买命钱了。
当然,东亚的局势也离不开美国影响,在1937年中华民族最为危急的时刻,侵华日军54%的物资都来自于美国,1938年更是增加到56%,在1937-1939年,美国对日出口的70%以上是军用物资和战略原料。
这方面有充裕的史料记载,比如:
“1940年8月间,有30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输往日本,这个数目约与1940年前半年所供应的数目相等。1941年头3个月,美国卖给日本的飞机汽油比1940年同一时期要多131%。”——《现代国际关系史》第661、662页”
有兴趣可查,不赘述。
当时,中美各自都非常清楚这个事实,美国的国会议员司克脱发表过演讲,他严厉地指出:日本现在在中国每杀死100万人的时候,其中有五十四万四千是美国资本当帮凶而杀死的。
也正是因为美国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暧昧态度,影响了中华民国政府对抗战的坚决性,并导致一个今日国人不会理解的结果:1941年,日本占领东北并全面侵华10年之久后,中国政府在才公开对日宣战。
为什么??
因为此时的日本刚偷袭了珍珠港,美日彻底决裂,而蒋介石在确定美国停止对日输出战争物资后,才敢于同日本亮剑,心酸且可悲。
综上,其实都发生在奥本海默成长至事业的巅峰期间,而这贯穿于他大半事业与人生的历史背景,只有去了解了,我们才会理解电影中那些犹太科学家的逃难、欧洲的战乱、日本为何遭遇美国核爆等一系列的事件的部分前因,当然,历史本身还要更加的复杂。但这些关键点,为何在电影中无法呈现稍许,以及今日媒体场在年复一年的历史复盘时,对此部分诡异的缄默,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奥本海默这批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来自于何处。
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奥本海默不一定如剧情中演绎的一样,完全因原子弹杀死无辜者而自责,这甚至不排除是某些人的刻意曲解。
原子弹很单纯,它的可怕程度远不如人类中逐利者的野心。奥本海默也不必承受死神的尊号亦或者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