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在思考了宇宙之后,被这个世界拉扯的样子。』
『一个科学家害怕成神而政治家妄想成神的故事。』
豆瓣上这两句热评完美地概括了我的想法。
电影院一刷大为震撼(双重,物理上特别地),又看了第二遍。电影院确实有听觉的震耳欲聋,视觉的强光冲击等身临其境感(但为听觉安全考虑这部片子我宁愿关小声音),二刷倒是更有抽离出来的审慎。
3h确实太长了,夜场最后有点看倦了。但第三个小时才是升华它的精髓,让本片超越了一般的核弹纪录片。(本片本来就不侧重原子弹具体的技术)
审讯会的问讯与跺脚声远比核爆炸更加震耳欲聋。
科学与政治,人性的矛盾争论从未停止。离开电影院那一刻耳机里的音乐刚好放到肖七,我脑海里立即出现的是影片中奥本海默的纠结,审讯会上的无奈与一言不发,却最后仍然接受了奖章,与曾经控诉利用他的人握手。倏然惊觉这场电影给我的感觉与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相似(真伪夸大暂且不论,此二可当做主旨在某个维度共鸣的艺术作品),只是老肖所在的是另一极的那个国家罢了(不知道老肖有没有这种传记电影,恐怕只有拍纽约大会老肖咬着牙说“是”,普罗科菲耶夫多年后见他说“我猜你不喜欢图兰朵”那段并配上同样强的分镜闪回,才可以与奥本海默的审讯会类比了)。
影片中各种人物对奥本海默的称呼有“物理学家/科学家/政客/科学推销员”;投原子弹之前还在争论的“道德优势”;把研究原子弹这样的技术进步、能源进步形容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博弈”,强调“赢了”;总统挥舞餐巾纸回应奥本海默的“手上满是献血评价“是我投的”;氢弹发明者那一句“除非研究出比原子弹更强大的武器”与奥本海默分道扬镳;无数言语画面之间已然可以瞥见战争之后,蘑菇云之下美苏冷战的阴云......原子弹的威力从不止在于原子弹本身罢了。
总体而言,虽其主旨立意不错但完全在我意料之中,这部电影最让我惊叹的是手法。可能是因为二次元的分镜分析的多,三次元电影看的少罢。
蒙太奇用到极致了,转场和画面切换的灵活巧妙,促成了插叙补叙倒叙回忆现实交织。开篇出现的“普罗米修斯”总领概括了整个故事。电影情节上,两场审讯会,黑白与暗彩色的现实,与色调复古的过去交织。(色调,这是继利兹与青鸟之后第一次,我觉得色调竟然对于基调奠定的观感那样影响深刻)复古色调与老物件老仪器服装契合。
看到了出现的高中物理选修书里的名字与历史书上的名词,早已把高中知识还给老师的我觉得熟悉又陌生。核弹名字叫“三位一体”呼应诗歌,倒是有趣。
伏笔照应、台词回收与各个场景的分镜视角堪称极品。
令我惊叹的很多。如,后半段拼装原子弹、科学家的讨论、审讯结合切换,引爆之前的紧张感塑造得淋漓尽致。
如,光先于声抵达的事实细节,又恰好讲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默。
如,收起床单隐喻部分,最后奥本海默说“不要收起床单”知否宁可没有研究出原子弹呢?
如,最后政客出门戴上帽子,画面立马衔接到爱因斯坦帽子掉了,奥本海默把它捡起来,帽子是否也是隐喻呢?一种目的性的伪装罢了。恰恰印证了爱因斯坦那句台词:“有一天,当他们对你的惩罚足够多时,他们会给你提供鲑鱼和土豆沙拉,发表演讲,给你一枚奖章。请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
这就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交融罢。
以下是个人认为的缺点,不甚了解这位著名导演,评价非常主观。
首先是片长太长,不用3h只要2h撑死2.5h也足够讲好故事。感情线在故事上有一定必要但冗余了,前2h不必要的情节有不少,个人认为可以砍点。
人物有点多。对立场不同的科学家塑造的确实各有特点,然而不查过,混乱的人物估计会让观感大打折扣,还好我事先查了。然后发现爱因斯坦出现得移花接木不合史实,这本身倒无妨。然而形象略有点OOC(“你我唯一的共同点是蔑视数学”,不像他会说的)。不过不妨碍我比较喜欢这个角色。
然后导演的老白男厌女思维带来的细节(如“no kitchen”)令我不悦,然这也不妨碍我全片最喜欢Kitty,就凭她反驳问询的铿锵话语,就凭她“我巴不得往他脸上啐口痰”的桀骜脾气,就凭她拒绝握手那个决绝坚定的眼神。那些科学家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