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是一部政治惊悚,不如说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在影片的前120分钟,诺兰把观众安放在了秘密听证会上审查官员的视角,镜头不只是进入了奥本海默的生活,更是进入了他的大脑。

在《奥本海默》之前,诺兰执导并很多时候编剧的十一部长片涵盖了悬疑,超级英雄,科幻,战争,谍战等多个商业片类型,依靠对非线性叙事,悬疑反转,高概念先行以及新黑色电影的巧妙融合,形成了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诺兰的电影成为了烧脑的代名词,高度复杂的剧情设计让观众们三刷四刷都不够过瘾,且在高度娱乐性之下还埋藏着极其严肃深刻的议题。但同时,他的电影又因为自觉或不自觉的精英主义视角, 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塑造的扁平而受到诟病。年过半百的诺兰,在第十二部长片的节点,选择了一部传记片,并且20年之后再次以R级上映,时长长达三个小时,他已经准备好塑造自己导演生涯的下一座丰碑。

传记片,但是诺兰味

影片依旧以非线性的方式进行,时间从远及近的三条线交织,依次是奥本海默的自述回忆,战后对奥本海默的秘密听证会,数年后对斯特劳斯的听证会。虽然是非线性,但大多数时间我们可以依靠场景来分辨此时处于哪条线上,实验室是第一条线,秘密听证会小房间是第二条线,而第三条线是以黑白画面呈现的,且大体上还是以奥本海默的生平回忆为总的主线,所以并没有诺兰以往的强调时间在影片形式上的作用(敦刻尔克,采用了三条战线,三段不同时间流逝速度的形式),甚至把时间作为影片成立的核心(例如记忆碎片,信条),而是在形式上退居其次为叙事的流畅性服务,使得这种非线性叙事更像是对原著提供的材料以一种小说的方式进行的重新编排,总体上没有令人因为叙事时间特别困惑的时候。

影片在最后一个小时推出了一个反转,指出斯特劳斯才是奥本海默事件的幕后策划人。或许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并不算反转,但结构上来说还是遵循了反转的推进方式,在影片的前两个小时使用了不少的障眼法和对观众的误导,使我们误以为斯特劳斯还是站在奥本海默这一边的。

同时,影片仍然具备有一个高概念,那就是把奥本海默比作普罗米修斯,把造原子弹比作盗火。虽然这个概念并不是影片原创的,而是传记本身就有的,但诺兰把火作为视觉母题运用地十分恰当和震撼。以火花的形式出现的粒子撞击的特效,核弹爆炸的现场腾腾升起的烈焰都是在视觉上加强这两个比喻。

所以即使部分观众可能因为大量的对白且没有展现出特别复杂的剧情而感到观影疲惫,但大致上还是能感受到熟悉的诺兰个人风格。以上三个元素都是诺兰以往作品中的重头戏,以至于很多时候角色塑造都不得不向这些强烈的形式让步,人物往往沦为事件中的棋子或零件。但这一次,影片主动弱化了这些元素,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对白上,从而突出角色塑造。

政治惊悚?不如说是心理惊悚

秘密安全听证会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张奥本海默的大字报,因为这场听证会不是要给他定罪,而是要证明奥本海默的左倾政治立场已经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听证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他私生活进行刨根问底,已经与思想审查无疑,虽然他们不能给思想定罪,但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将一个人所有的自尊剥去,赤裸裸地暴露在审视目光之下。影片很具体也很恰当地用一个裸体镜头表现了这一点,原本是属于奥本海默和Jean的爱情,在自己的妻子,一众政府官员的审视下,变为纯粹的羞耻。

影片从视角上贴近奥本海默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而我们回想影片的结构会发现,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来自于听证会上的那份安全档案,所以用进入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来形容都不够,观众们实际上是跟随审查官员进入了奥本海默的大脑,对他的思想做了一次回顾和审查。在对白中突然插入的那些粒子碰撞的图景,微观世界的波形等等,其实是对奥本海默大脑活动的可视化,我们通常会用另一个词来形容这些一闪而过的想法——灵感,那些图景其实就是奥本海默的研究灵感。

在影片最为精彩的段落,诺兰又调动视听语言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奥本海默遭受到的良心上的内疚和折磨,并且他本人还要因为吐露这些内心深处的想法,遭受进一步地指责和诘问,影片后半段控方检察官质问段落采用了极为快速的剪辑,让人联想到《惊魂记》中浴室杀人段落的剪辑,而思想审查的恐怖完全不弱于一个杀人现场。

反观影片并没有过多地强调麦卡锡主义期间,政府是如何系统性地迫害公民的,也没有勾心斗角的权力争斗。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政治惊悚,不如说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在影片的前120分钟,诺兰把观众安放在了秘密听证会上审查官员的视角,镜头不只是进入了奥本海默的生活,更是进入了他的大脑。

两场高度类似的听证会

奥本海默爱国的方式不是爱某个政府或者政党,而是爱美国的建国理念和那片土地。程序正义,司法正义,言论自由,这些信条是奥本海默深信的东西,也是诺兰深信的。本片中,当这些信条缺席时,一个对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悲剧。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影片后半段对斯特劳斯的听证和奥本海默的秘密安全听证出奇地相似——同样没有严格的司法程序,辩护方没办法提前得知完整的证人清单;同样不是以定罪为目的,而是以否决其某种资格为目的,前一场名义上是对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进行审查,后一场名义上是对斯特劳斯的入阁资格进行审查;同样没有一锤定音的人证物证,只有对思想的揣测。最后拉米马雷克的角色一直在控告斯特劳斯卑鄙的动机,第一遍看时觉得这怎么就把斯特劳斯整破防了,显得有点突兀,但实际上这是和揣测奥本海默虚伪的内疚感是一致的。两场高度相似的听证会又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那些信条,非正义形式的迫害最后也以非正义形式被纠正,那些信条似乎也只存在于人类追求的理想国。只能说无论在哪个国家,人性都是相通的。

《记忆碎片》的结构 +《黑暗骑士》的人设 + 《敦刻尔克》的历史背景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的角色,实际上十分接近《黑暗骑士》中拯救哥谭的蝙蝠侠,只有蝙蝠侠能救哥谭,但在拯救之后被人们误解并成为一个烈士英雄,也是他命运的一部分。虽然奥本海默的形象更为复杂,但核心是一样的,他为人类创造了原子弹,却在成功之后却要经受政府的清算,同样被误解并成为一个烈士英雄。因此《奥本海默》中能打动我们的部分东西,尤其是秘密听证会段落,和《黑暗骑士》是有相通之处的,那种烈士英雄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仍然要完成自己命运的悲壮,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却在事后被清算和曲解的心酸,这是一出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当然,可以说这是一种精英主义,在《黑暗骑士》中,这种立场成为了影片的落脚点,但在本片中,它只是奥本海默形象的一部分。

那本片的落脚点是什么呢?就如海报上所写的“The World Forever Changes”,诺兰在本片中想要寻找这样一个超乎寻常的历史节点:一方面是人类在经历着史无前例规模的世界大战,另一方面是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原子弹成为物理学树枝上低垂的果实。两个如此宏大沉重的历史事件线,在一群科学家的身上发生交汇,而奥本海默则是这群科学家的中心,他承担着这个历史交叉点的沉重负担,通过引领科学家们摘取这个果实,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于是到影片最后,奥本海默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带领人类走过了历史的路口,并说出“我认为它已经发生了”,而在基利安墨菲对观众的凝视中,观众被震撼到失语。

上面提到的《黑暗骑士》中精英主义更显著的原因是蝙蝠侠通过诬陷自己保全丹特的形象,替哥谭民众决定了什么才是对社会有利的事实,且蝙蝠侠是主动这样做的。但在《奥本海默》中,主角完全是后知后觉地替全人类做出了这个选择,且后面分析角色性格时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整个过程都处于矛盾和摇摆的心态中。如同《敦刻尔克》中用庞大的历史背景对比突出士兵的渺小,奥本海默不像是蝙蝠侠一样伟大的超级英雄,更接近一个渺小的普通人。

核爆段落——诺兰生涯最佳片段候选

《奥本海默》到底在诺兰的作品序列中排什么位置,这注定会成为影迷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个人认为前半段还是稍显流水账,段落的对话节奏很类似于预告片,有时十分脱离日常,最后经常要抛出一句意味深长金句名言结束,就像是漫威电影喜欢在对话的结束甩出一句梗。导致我们很难看到日常化,贴近生活的对话片段,使得影片的真实感大打折扣。其次,有几段的舞台调度实在生硬,在二刷时尤其柑橘出戏,具体来说就是影片为了提高叙事效率,通常要在同一个段落内用调度将关键信息串起来,最经典的就是用一个跟随镜头,就可以把被跟随的角色和ta一一谈话的对象的关系,在一个镜头内交待清楚。但如果这种串联不够自然,就会给人一种缺乏行为逻辑,强行嫁接桥段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段奥本海默和Jean初次见面的事后,Jean突然停了下来,然后走到书架前随便拿起一本书?这个转折实在匪夷所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增添情调,但观感上还是十分别扭。

此外,对白场景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配乐过于密集,尤其是烘托情绪的氛围配乐过于密集,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对白场景没有那么多的情感起伏,并不需要一段音乐在下面一直托着,并导致影片的同期声存在感降低。个人猜测这有可能是受到IMAX胶片摄影机运转时巨大的噪音影响,导致同期声基本不可能,而后期声音设计的工程量又过于巨大,于是干脆用配乐在下面垫着。当然只是个人猜想,《奥本海默》这种体量的电影或许不存在工程量过大的考虑。

总之,无论整片的地位高低如何,个人认为中后段的核爆段落绝对是诺兰生涯最佳片段的强力候选。尤其是广岛长崎核弹爆炸后,奥本海默发表演讲迎接众人欢呼的段落,更是强化了本片心理惊悚的属性。随着小女孩的一声尖叫,奥本海默魂穿到了核爆现场,脚下是碳化的人体,爱国者们的欢呼变成了受害者们的嚎啕,闪光就和辐射一样耀眼,强烈到足够直接剥去人们的皮肤。这一段最精彩的地方不只是继承了影片心理惊悚的主题,用主观视角呈现了奥本海默的内疚,更是对数十分钟前试爆段落的callback,就像试爆时冲击波的到来是延后的,核弹被发明出来时看似风平浪静,但事件的影响延后到了现在才猛然袭来。

贴近历史的群像塑造

影片很好地控制了信息密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众普遍地对二战前后的历史事件已经十分熟悉,以及成功的选角使得许多角色都十分贴近历史真实人物,不用很笨拙地为每个角色加上字幕卡或是介绍他们的前史。当然,如果对物理学不太熟悉的观众或许不会意识到海森堡,玻尔,费米等等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对前半段中奥本海默会面多位物理学家的交叉剪辑片段感到有些疑惑,但那个段落对于熟悉物理学的人来说,就像是看到了那张著名的1927年索尔维会议合照的活动版本。

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与者,包括爱因斯坦,海森堡,玻尔等人

但同时,对大多数科学家的刻画足够贴近历史但不够立体,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人物的工作状态,但很难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而后者才是观众走进角色内心的通道。诺兰让我们看到了奥本海默在私生活中浪荡的一面,以及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亲的缺席,但没有让我们看到他身边人的生活状态,所以无论是视角上还是情感上,我们都和主角更加贴近。当然可以说这种取舍是有效的,但这相当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理解那些迫害他的人的观点,检举他的波登,落井下石的泰勒,幕后黑手斯特劳斯,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无法得知,所有的控告变成一股外部力量,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股力量施加在主角身上的后果,而缺少原因和过程。所以我认为凯蒂这个角色其实对影片的完成度来说相当重要,她本身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女性角色,十分率真,很多时候具备主角所缺少的气概和风骨。与此相对的是,Jean的形象没有立起来,除了表演以外,缺少足够的细节来丰满这个角色,扔花的动作一直重复拍了三遍。虽然诺兰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想要表现奥本海默和Jean之间超越政治的爱情,但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只能用扁平来形容,这段本来应该作为重要剧情撑起奥本海默的重要一面,而Jean最终变成叙事功能性盖过人物塑造的工具角色。因此,十分遗憾的是,对于刻画女性角色和爱情关系的短板,诺兰在这一部中有突破,但不多。

天才的科学家,天真的政治家

影片三次提到“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第一次是在电影刚开始时,作为故事的引子;第二次是和Jean第一次见面的事后;第三次是在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后面两次都是奥本海默在经历了人生中美妙时刻后说出的,但这份美好随即带来的是死亡,以及男主角内心的内疚,挣扎,到崩溃。实际上,这两件事情构成了奥本海默的角色弧光,以及影片想要揭示的,奥本海默的赤子之心。

如果说这份暧昧关系和核弹爆炸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这两处悲剧都是由奥本海默摇摆不定的性格,近乎天真的赤子之心酿成的。他积极参与左翼的活动却坚决不加入共产党,且阻止自己的弟弟这样做,他坚称这样是为了有转圜空间,但实际上他还是担心入党会对他在美国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面对负责安全的帕什,他出于对自己朋友的保护,遮掩中间人的信息,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做法完全是引火上身,Groves也形容他的行为就像是认为不能背叛朋友的小孩。制造原子弹时,他也显示出了矛盾的心理,一开始他接受了原子弹只会作为威慑,对纳粹的原子弹的反制措施。而当德国投降后,他又接受了一种新的说法,如果没有核威慑,日本不会轻易投降,盟军需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才能占领日本本岛。最后当核弹真正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为了“世界的毁灭者”。摇摆不定的性格,学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被裹挟着成为了美国的普罗米修斯。

而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则完全是科学上巨大成就的副产品,他在政治场上的嗅觉和情商可以说和斯特劳斯的物理水平相当,不然他也不会在与杜鲁门的会谈中,对一个素未谋面的政客推心置腹地说出“我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但另一方面,虽然他明知自己被FBI监视,电话线被窃听,因为自己左翼活动背景被控告,他仍然没有停止自己对防止核扩散的游说。Jean自杀身亡后,他选择躲在一旁无力地哭泣,他背负着自己情人的人命,他尚还可以勉强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工作。但在广岛长崎的核弹夺走数十万人命后,他被彻底击溃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对学术技术的追求最终导致了这一切,在良心的驱使下,他只能尽自己的全力去阻止核武器军备竞赛的爆发,于是他为核不扩散奔走,打压氢弹的研究,因为他率先意识到,核弹并不只是另一种炸弹,它是人类的末日。这也让奥本海默的人物超越了伟大科学家的光环,他不是只做正确的事,他也会懦弱和犹豫。

写在最后

《奥本海默》在新加坡首映是一个星期四,虽然是工作日,但正午场仍然爆满,更不用说晚上的黄金时段,IMAX座无虚席,并且在观影前大家都很兴奋地在电影宣传倒计时的展板前合影。或许大部分人都是被诺兰的名头吸引而来,期待见证下一部《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或是《星际穿越》,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被180分钟高强度的对白轰炸之后,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又或是因为看到了一部不太一样的传记片而兴奋激动。不得不让人感慨,电影在当代仍然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或者说是最优质的娱乐方式之一,让人很难想象,在短视频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有什么其他媒介能够承载《奥本海默》的主题内核,并以如此冷峻严肃的形式不紧不慢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能吸引如此之多的观众。

回到文章的标题,《奥本海默》会不会是诺兰的突破之作?我认为这是诺兰在最大化兼顾商业的同时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它仍然具备以往作品中那些吸引观众的个人风格,但其存在感已经被大大弱化,为人物塑造腾出了空间。在整个诺兰的作品序列中,《奥本海默》可能无法进入前三的行列,毕竟已经有《致命魔术》《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珠玉在前,我更愿意将其视作一部进一步追求艺术表达的过渡作品,或许在二三十年后,人们回顾诺兰的职业生涯时会这样形容《奥本海默》——这是一部在诺兰电影序列中承上启下,意义非凡的电影。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