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1

奥本海默:费米:点燃大气层


Disclaimer: 纯粹个人观影体验分享,没啥营养!

虽然诺兰一直不是我的个人最爱,但自《盗梦空间》后没有错过过他的大银幕。高中为了给校刊写影评当月就三四刷了《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因为一对完全展演了粉丝想象力和权力的cp(Eames/Arthur)在之前姑且可以算是我重看次数最多的电影。即便《敦刻尔克》在我这不如《1917》、《信条》更是thank u next,人们不会对诺兰失去作者信心。

电影如果因为分级无缘内地,背后理由并不让人震惊,就像本片因题材无缘日本,实在情有可原。只是对于这样一位可以说是目前在内地影响力最大的当代外国导演,这事儿多少还是有点遗憾,好在刚看到消息说会上。删减版/特供版,黑裙加身,个人猜测对情节不会有质的影响(毕竟根据波米的说法,这部片也可以侧面暴露美帝的虚伪。)

看的是35mm胶片版,首先恭喜Cilian终于演了诺兰的男主角!看完还是蛮喜欢的,因为期待不低很担心会失望,而开场前十分钟所谓的「意识流」确实让我有点“就这?”在微观层面实拍展现物理学家的「脑内活动」对我来说不太创新,并且我也不认为这适合在剧情片中呈现。

开场同样可能劝退的是快节奏信息量大的对话和众多历史人物(并贯穿了全片),好在电影看多了知道有时候可以loose it,不需要抓住每一个细节,知道大致方向就好,因此理解故事对我来说还比较顺畅。

但我回想了一下,更可能是因为昨天看了一个速览原作《美国的普罗米修斯》的视频(BV1MV411K7AA),介绍奥本海默争议性的性格,知道了Matt Damon和RDJ饰演的重要角色的立场。其次是影片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科学家们 ,just go with them,go with人类群星闪耀时。他们是奥本海默的良师益友,是科学家是X国人之前先是个人,以及我试图联系上平时在B站的课外学习(指观看许多娱乐性学者科普八卦)

顺时单线叙事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样子。《奥本海默》分为三线,非常清晰。科学家发明核弹及其前后、奥本海默听证会和Lewis Strauss入阁会,两场“非审判的审判”。后两条辅线场景固定,只有很少的后台会面,且呈现出相当多的对称和呼应。

节奏大师诺兰,三小时过得很快,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沉闷或想快点结束(上次这么说还是《流浪地球2》)。电影收束得很工整,奥本海默还是比图灵的结局好太多(只是从近年来值得注意的传记片角度对比,顺便cue一下我前夫)。中间有两到三次高潮铺垫得非常好,以至于到真正的高潮处偏俗套的处理方式(静音、白屏、意识具象化)难免让人觉得不过如此了。

裸露性爱同样让我觉得不必要,但这点可能争议性比较大?看到有人认为这设计非常必要。我大概能在形而上理解Jane的重要性和象征性,她总是call总是扔花的形象也蛮有意思,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认奥本海默与这两位女性不同的羁绊。但还是要说诺兰别太爱疯女人了和你还是不会拍女人啊,不煽情少美感。Emily Blunt扮演的妻子是靠坚韧的性格美与立住的,她紧蹙的眉眼,最后坚持不和泰勒握手(并酝酿唾沫,笑死)。

喜欢这部压抑的电影至少有一半是因为我本身对道德困境探索的偏好,尤其涉及左派科研伦理。在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诺兰将冷战结束、后核时代的观众重新带回从不曾真正脱离的链式反应。记得片中原子弹试爆前夕科学家们纷纷对结果的下注,费米投了「点燃大气层」,没想到乐子人竟是你!来自1945年的大佬的「累了毁灭吧世界」。

P.S., 我永远无法理解他们对抽象普遍的共产主义的天然敌意。

P. P.S., Robert演得真不错(双关)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