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迁移,众星云集,美帝争雄。堪称美国版《建国大业》。

本片追求形式上的充盈,用了很多诺兰过往作品中罕见的表达,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心理现实主义的主观镜头,黑白与彩色的穿插,裸露……但整体风格仍然再典型不过:精密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让位于酷炫的台词,情节的推背感,好莱坞式的封闭性,都老生常谈了。配乐操控节奏和情绪,也是一贯手法。本次配乐细致丰富,化用了盖革计数器和轰炸机呼啸,但没有了《信条》高概念的约束和托底,总体只能说差强人意,远不如《星际穿越》那般恢弘细腻、提纲挈领、直击灵魂。

剧作层面,前半段聚焦曼哈顿计划始末,“现在我就是死亡,世界的毁灭者”早已是写烂了、听烂了的当代神话,自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何况原文已十分精彩,单论艺术性,那段真实影像更完全超越了本片乃至绝大多数电影。

We knew the world would not be the same. Few people laughed, few people cried, most people were silent. I remembered the line from the Hindu scripture, the Bhagavad-Gita. Vishnu is trying to persuade the Prince that he should do his duty and to impress him takes on his multi-armed form and says,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I suppose we all thought that one way or another.

沉思的视线,每一次顿挫中的韵律,景别,一次拭泪,乃至微倾的双肩,都恰到好处,共同构造出诗歌般晶莹剔透的质感。和本片那工业机器轰鸣的风格可谓云泥之别。诺兰的品味从来不体现在艺术性的观察和写作,自然也无力与其争锋。这段话遂当作素材潦草地插入片中,其实也算无奈而正确的妥协。

第三幕开始,另一条线逐渐浮出水面,意在提供一种类型的变奏,效果一言难尽。两人的争锋,大段的法庭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站着BB和坐着BB,场面变得十分枯燥,艾米莉·布朗特摔酒瓶也无济于事。然而不论物理和工程的细节讲述,还是零星的政治讽刺(“你们和农场工人、码头工人有什么共同点?”“我划掉了京都,我和我的妻子在那里度的蜜月,那座城市非常棒”),信息量都集中在前半段,后面只剩大量营养不良的斗嘴皮子,造成了前后割裂、头重脚轻的观感。如果说这种割裂尚存什么暗线一以贯之,那便是左翼运动的根基被彻底抹去,残暴的资产阶级专政铁拳也藏在了幕后,只剩下一句轻飘飘的“Ownership is theft”。共产主义成为了真正的游荡的幽灵,成为了知识分子聚会里的时髦词汇和身份游戏;对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则彻底坍缩为私人恩怨,庸俗化不谈,这一切都反映出本片根深蒂固的保守底色。结尾JFK的出现更是变成一场取悦观众的抖包袱狂欢了(有一种《黑暗骑士崛起》结尾揭示罗宾真实身份的既视感)。在这种意识形态污染下,内地将“Communism”译作“美共”,保卫了原词的纯洁性,很恰当的和谐,也是有趣的细节。

说了这么多,本片价值并不能忽略。想拍一个身处风云开阖之中的物理学家,给定这个不寻常的命题,你得思考到底表达什么才是重要的,是新鲜的。能够兼顾各个层面当然更佳,但正如刘慈欣之于泽拉兹尼,不一定遵循某些惯常的审美原则,把烟斗点火、戈壁骑马、情妇纠葛拍活了,把物理和政治拍成《惠子,凝视》《国王的演讲》般接地气、有人味才叫好。

导演确实做到的,是详实地梳理、组织、编排复杂的史料和繁多的细节,再逻辑严密、饶有趣味地呈现出来。海量信息如积木般无情、机械地堆积,为本片赋予不那么褒义的重复观看价值,配合上一般影片难以企及的金元攻势和技术加持,以及略显不合时宜地玩弄悬疑和反转,本片因此染上一份罕有的混搭气质,成为传记类作品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基里安·墨菲塑造的瘦削、雅痞、神秘的奥本海默,也必将成为银幕上最令人难忘的科学家形象之一。也就是说——

综合来看,这应当算是一部成功的《建国大业》吧。

(三星半)(另,以及第一次出现以核裂变制作“Bomb”的想法就译成了原子弹,算是一点失误吧。)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