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奥本海默》正式在内地上映,在开播第一天它的票房已经成功超越了《孤注一掷》,登顶单日票房榜的第一位。
同时它的豆瓣评分也从最初的8.6,一路涨到了8.8,已经足够资格成为年度最佳之一了。
在首映日那天我已经去看完《奥本海默》的2D IMAX版本了,它虽然不是一部特效满天飞的科幻电影,不会像漫威和DC等爆米花那般能从头爆炸到剧末,它只是一部刻画奥本海默生平的传记式作品而已。
但诺兰赋予它在视听方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澎湃的,除了原子弹爆炸时的冲击力,该片更大比例的震撼来源于大量的人物特写镜头,在超巨幕的视觉呈现下,再配合上出色的光影声效、时空穿插的片段等等来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喜悦、焦虑、乃至恐惧等等情绪都完美的烘托出来了。
另外,虽然从故事上来说《奥本海默》只是讲述了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从欧洲求学到回美国传播量子物理学,再到二战期间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的技术总负责人并率领团队成功研发原子弹以及借此终止二战,再到美苏冷战期间被质疑是苏联间谍,以及此后为世俗权力斗争所沉郁的一整轮经过。
但诺兰拍得一点都不流水账,或者说他把一部人物传记拍得比大多数的悬疑电影都要烧脑复杂。因为这部电影依旧采用了诺兰非常喜欢的“多时空平行叙事”方式,将多个(至少3个)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情密集穿插来叙述,且过程中夹杂大量对话,信息量那叫一个爆炸,单纯看清楚就已经非常吃力,而要屡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处境问题那没个2-3刷是真做不到呢。
当然,故事的如此编排并不是所谓的故弄玄虚。在影视圈中诺兰有着一个美誉“时间魔术大师”,即指代他拥有极其出色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控,如在《信条》中诺兰就利用正逆时空的拍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妙绝伦且严丝密缝的有关“终极决定论”的故事。
而在《敦刻尔克》中,诺兰则利用海陆空三条分属不同时间段的故事线以及极其受限的视角呈现方式,来将战争中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用诺兰在《十三邀》采访中的一段话来说,他是热衷于操纵观众对时间的感受,让他们被困在其中,并以此达到全身心代入到角色中的效果。从历部佳作来看,诺兰不仅做到了,而且是极其出色的达到了目的。
事情来到《奥本海默》也是一样,诺兰精准抓住了奥本海默一生中最具戏剧色彩的核心点:奥本海默因为科学家身份所享受的光芒万丈乃至一度拥有过的改变世界的力量,以及他因耀眼的科学成就和政策主张而遭受到的几乎贯穿一生的权力压迫。
诺兰成功抓住了这一点,并从剧初开始就营造着这个冲突,让我们一边看着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另一边又看着他被栽赃陷害沦为千夫所指。同时诺兰通过多时间线的穿插方式,以及极其大量的特写镜头,将观众真正代入到奥本海默的内心,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游走在科学和权力两个圈子中的奥本海默究竟承受着何其可怕的压力。
当然,奥本海默的压力承受,或者说他的命运跌宕是离不开一个原因的:他是一个拥有宏大使命感的科学家。
在早期他会为了让量子力学在美国得到传播而不遗余力,在二战期间则为了平息战争而竭尽全力,到了二战后又一直为核弹造成的无辜伤亡愧疚不已,并一直努力阻止核武器的继续发展。
就因为这份宏大且普世的使命感,奥本海默的一生注定不会是平静的。同时鉴于他所创造出来的具备毁灭世界力量武器的成就,他的这份使命感甚至能将自己反噬至灭亡。
还有还有,为了衬托出奥本海默那令人感叹的命运走向,诺兰还非常巧妙的安排了爱因斯坦的戏份,让有关他的一个悬疑贯穿整部电影,并在结局处很好地回扣了奥本海默的命运。
对不少人来说,爱因斯坦的名气绝对是能将奥本海默甩开十万八千里的,然后一个曾被无数人问过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不是爱因斯坦主导曼哈顿计划呢?
又或者说,他为什么连参与都没有参与过?只是勉强在别人撰写的信件中挂上了自己的名字呢?
在《奥本海默》剧初的时候,诺兰给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安排了一场神秘的碰面,那时候的奥本海默刚刚主导完原子弹的研发并凭借该核弹终止了二战,是妥妥的救世主般的存在。同时他在会见爱因斯坦的前一刻就曾就该问题给出过有点儿傲慢的回答:“因为爱因斯坦已经被抛弃,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了”。
但在最后的最后,我们知道答案并不是爱因斯坦的“无能”,而是他对权力和荣誉的看透,他明白“原子弹之父”这个头衔的获得是需要承受何等沉重代价的。
当然,奥本海默并不是不知道这个事情,或者说之前不知道,但在被爱因斯坦提点后也应该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命运了。
那奥本海默为何还要继续下去?为何不尽早抽身离去呢?
在我看来,答案就在于“赎罪”这两个字。电影的结局被定格在核弹满天飞的天空,以及奥本海默说出的“链式反应真的停不下来”的悲叹之中,由此说明他对人类于权力维度的争夺是极其绝望的,而后来拉开的美苏两国在核武器上的军备竞赛也似乎印证了奥本海默的忧虑。
所以哪怕奥本海默明白权力对自己的迫害,但他依然不可能转身离去,在制造出核弹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摆脱不了用一辈子去给人类赎罪的命运了。
说到这里,其实有关《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解读就已经结束了。
这是一部有关科学、战争、乃至牵涉到权力和人性的复杂电影,而诺兰也凭借他那高超的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将奥本海默在那段历史中所承受的种种荣誉、忍辱、乃至挣扎的局面和情绪都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在大银幕诠释了。而能够做到这个份上,这绝对就是一等一的年度佳作了。
不过关于《奥本海默》结局那一幕我还想补充一点题外话,那是一段关于爱因斯坦的知识,了解了它,相信各位更能体会历史真实中的奥本海默。
如果我们对爱因斯坦于曼哈顿计划的态度只有诺兰于剧末呈现的那一点的话,即明白权力和荣誉的代价故独善其身,那爱因斯坦就只能落得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形象。
在真实的历史中爱因斯坦一点都不自私,他穷尽一生都在为一个极其纯粹的使命而奋斗,那就是无数科学家的终极梦想“大一统理论”
奥本海默及其一众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是真看不起爱因斯坦吗?其实该问题在电影的观影过程中,就已经通过奥本海默在发现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危机”时立马请教爱因斯坦的行为上得到回答了---不可能看不起!
对于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来说,他们明确知道只有爱因斯坦能够且唯一配得上去推进大一统理论的建立。
历史上的1905年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在那一年里彼时仍在专利局担任助理检定员的爱因斯坦,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研究一共发布了六篇论文,其中四篇彻底改写了人类的物理学,它们分别是:
1905年6月9日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该论文对光电效应提出了解释,说明光的能量不是连续而是一份份的;
7月18日《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该沦为解释了布朗运动,是人类第一次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
9月26日《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这就是狭义相对论;
11月21日《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该论文便是质能方程(E = mc^2)的源起。
在后来我们知道质能方程成为了核弹技术的理论基础,而讲述光电效应的那篇论文彻底拉开了一个物理学的新篇章(量子力学),同时该论文也在1921年得到了一个小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力学理论并不是推翻了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它们是同时期并存的两大理论,一个指向微观世界,另一个则指向宏观。在这两个维度上,这两个理论是河水不犯井水的,而对绝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他们根本不认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矛盾是个问题。
但爱因斯坦不接受这样的“搁置”,或者说在他眼里只有统一微观和宏观才是唯一值得重视的终极研究,因为他的前半生一直都在颠覆,或者更准确说在统一物理学的种种。
就正如黑洞本身就是广义相对论推导出来的重要产物,但第一个发现黑洞的人不是建立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而是奥本海默。
也正如奥本海默就黑洞发现问题回答弗里曼·戴森(即提出戴森球的那个物理学家)时说过的一句话:“物理学家就应该去发现终极理论,黑洞这种推导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二流的发现,也可以说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应该让那些能力不行的人去做!”。
从来没有人敢去轻视爱因斯坦,也从来没有人会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自私精,他一直都追随着物理学上的终极使命,而他不过多染指曼哈顿计划,或许也是为了能给自己的研究留下个“清净”,而这种清净导向的便是对人类终极真理的发明。
所以在我眼中,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便是《长安三万里》说到的谪仙人和世间人,前者要回天上,而后者则盘桓世间。
只是历史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爱因斯坦终究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他直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都被困在一条死胡同里了。
这份悲情,似乎又能够和奥本海默的命运来上一点儿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