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评分是近期最高,所以抽空去看了。

首先,它确实不是一部很“大众”的电影,但我又很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电影。

为什么说它不够大众,

因为与其喝说苦又不苦的养生汤,大家还是更喜欢可乐加冰块。

为什么我会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电影,

因为我觉得它严肃克制的谈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

3个小时有点烧脑,因为缺乏那一段历史及物理学基础知识,片中角色名字我确实是一个都念不起来,三段叙事繁复穿插,脑子会觉得不太够用。这种不够用,不是因为有《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那种跌宕起伏、脑洞大开的剧情,而是在于实在是因为不太熟悉背景人物关系,而又来不及去百度了。里面的对话从头咕嘟咕嘟到尾,难怪有朋友在电影院睡着。

就是在这样的咕嘟咕嘟的剧情推进中,

我看到了剧中几个非常巧妙的隐喻,后劲很足。

分享一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解读而已。

【片段1】

开篇之时,

有人问到奥本海默,

你真的懂音乐吗?

我想到了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说过,这世界上有两种真理,一种是“科学的真理”,一种是“艺术的真理”。

科学,展示了世界的逻辑真实性,这真实性让我们趋利避害,优化工具,提升效率。

而艺术,是对世界的构成的体验的真实性。

科学的真理,是去描述和整理世界;

而艺术的真理,是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原初构成,超越经验去重建世界。

那你说,这和电影主题有什么关系?

问奥本海默是否真的懂音乐,实际也许是导演质问科学界(或者说质问野蛮生长的各种科技)——你们在追寻所谓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是否有带着心灵去追寻,或只是纯粹的追寻逻辑的真实性。

“懂”字,含“心”,没有心,那只是大脑的活动,是没有情感的公式计算推演,追逐的科学的胜利最终却丢掉了心灵家园。

【片段2】

剧情到中段,奥本海默与情人第一次云雨之后,情人翻阅到他书架上有一本梵文的书。

梵文,必然是佛学经典,而佛学本身便是观心论道的。

而奥本是知道其理,并准备解释,而情人问她,你能直接读出来吗?同时骑到他身上。

他最后被情欲吞噬,文中配合一句关于死亡的台词。

我想导演想表达的是,其实主角(以主角为代表的一群追寻科学真理的人),依然无法不被欲望裹挟,而变得无法纯粹。虽梵文随处可取,也知其理(有点类似佛学中的,人皆有佛性),但难真正直接读出梵文(实践中难以真正身体力行)。

【片段3】

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那一段竟然没有声响。

仿佛是追寻科学真理与道德慈悲相碰撞时,发出的无声巨响。

虽然并不是耳膜的震动,却在奥本海默心中撞到震耳欲聋。

在后面收获鲜花与掌声那一段,更是全篇最点睛的高潮。

导演也巧妙利用了反差,本是世俗中最多掌声、倾慕、鲜花的表彰大会,

顷刻间变成了主角念想中的噩梦。

主角在那一刻,发现自己尘封已久的良善之心,却羞于面对。台词中说到,“祝贺你们的胜利”,却不是我们的胜利,说明奥本海默心里,无法说服自己与之为伍。

发现人的欲望若不加以限制,会产生多么恶劣的后果。

平时电影看得不多,也很少正儿八经写个影评。

但这电影确实让我憋着一堆话,还是想要写出来。

剩下的,留个大家观影时体验。

为什么我会希望多一些这样的电影?

如果电影只是看完了爽一下,

它充其量就只是个消费品,

而不是艺术。

电影能成为艺术,需要“以文艺化导人心”。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奥本海默,醒过来。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