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标题所言,2023年8月30日和2023年9月3日,在这两天的同一时间段(19:00-22:01),我分别走进了一个普通巨幕厅和一个IMAX厅观赏了这部影片。30号当晚我从影厅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了一个念头:《奥本海默》注定是一部会在电影历史中留名的佳作。作为一部兼采历史,政治,战争,物理,爱情以及普世人文关怀的人物传记电影,我相信它注定会成为类型片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说心里话,除了那些在我进电影院之前已经看过的经典作品,《奥本海默》真的是我在银幕前看过的最优秀,最震撼的影片。它已然在我的内心深处刻下了一幅烙印,我此生必定会铭记这两个难忘的夜晚。

一、电影的主题及主要人物
主题一:在众多科学家众志成城之下,“曼哈顿计划”顺利完成。大家为了能够制造出一种足够强大的武器来制裁法西斯分子而投入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和热情。

主题二:奥本海默对于“后核武器”时代人类的命运感到万分忧虑,为自己造出了如此恐怖的毁灭性武器而感到懊悔。

主题三:政治是一场肮脏的游戏,玩家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人会在乎情谊和贡献。在这里,人们只看重绝对的利益。


主要人物:该片叙事宏大,人物众多,但事实上真正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只有三个人:奥本海默、施特劳斯和爱因斯坦。其他的角色都只是起到陪衬作用,只要把握住这三个人各自身上以及相互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想必一定能理解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

二、对电影内容的分析
我准备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者说阶段)。

第一部分(阶段):奥本海默年少时的求学经历。这一阶段并不是电影的重点,它仅仅起到铺垫和塑造主角人物性格的作用。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就是奥本海默曾试图用氰化钾毒死自己原本很喜爱且尊敬的实验课导师,但是后来他在思考宇宙难题时及时醒悟了过来,避免了自己酿成大错。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罗伯特是个复杂的人。一方面,他年少时非常自负和冲动,不太愿意接受他人对自己一针见血的批评,甚至会因为导师对自己一次无心的羞辱而动了杀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奥本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会即使弥补自己的过失并且进行自我反省,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会在原子弹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后不断进行自我道德谴责和后悔的重要伏笔。

第二部分(阶段):曼哈顿计划,即原子弹的研究和制造阶段。这一部分相比前者的分量就要重许多,是电影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了“曼哈顿计划”的提出、探索、起步、发展和最终取得成功的全过程。即便再此过程中,众多科学家们遭遇了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但他们将其一一克服,最终及时完成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工程,彻底改变了未来人类的命运。
在工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导演还有意穿插了不少关于奥本海默的情感和家庭情况的情节。其中,奥本与其情人的裸戏无疑是比较引人注目的部分。我看见很多人都说这段裸戏毫无必要,但我认为传记电影就是应该如实讲述主角的人生经历,即便这段经历并不光彩。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没有哪个人只有单纯的一副面孔,包括奥本海默。即使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抵抗不住欲望的诱惑。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伟大就可以忽视他道德上的缺陷,我们依然可以就这点批判他(虽然我觉得指责一个已故之人的品德没有太大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接受这一事实。
至于原子弹的试爆相信是许多观众期待已久的环节。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电影的重点,我冲浪的时候看见许多电影的宣发也并没有将所谓的“震撼且真实”核爆镜头当做营销话术。其实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也能发觉,导演确实实拍了很多爆炸的镜头,但是并没有很刻意地通过视觉表现的手法来强化观众对核爆的印象。相反,导演更加注重的是听觉方面(包括突如其来、震耳欲聋且十分写实的爆炸音效和它在时间上的延迟),以及通过多个现场人物的视角来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核武器的威力。这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且避免老套的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阶段):对奥本海默的政治审判(迫害)。影片至此,进入了真正的白热化阶段。很多观众误以为原子弹爆炸才是全片剧情的高潮,其实不然。毕竟这部电影的名字不叫《曼哈顿计划》,也不叫《逐梦原子弹》。如果仅仅把重头戏放在核爆上,那么这部电影的内涵将会大幅缩水。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谈到那个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了,正是这一理论造成了五十年代初,美国政界乃至全社会都掀起了一股极端的反共产主义的思想潮流。之前我在网上看见有人把“麦卡锡主义”称作美国的“文化大革命”。对此,我只能说这真是天才般的比喻,对于我们理解这一主义的性质真是在合适不过了。在这种“极右”的政治舆论背景下,哪怕是为二战胜利结束做出杰出贡献的奥本海默也难逃一场不公平的“审判”。
剧情发展到第三阶段之后再回看前面,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在前两个部分频繁地使用了插叙的手法来讲述本该在第三部分才应该呈现的内容。这一点可以说是整部电影在叙事上最大的特点,也是诺兰导演一直以来的惯用伎俩。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影片其实是双线叙事的,彩色部分是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是从头开始讲起的。而黑白部分则是施特劳斯的视角,是从二战结束后美国政界对奥本的迫害开始讲起的。二者其实在叙事结构上是一个“追及问题”。导演非常聪明地在彩色叙事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发生在“未来”的事情,以便电影在片尾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叙事闭环。当然,这个“闭环”到底是什么我们晚点再谈,现在我更想说的是电影中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那就是罗伯特赤身裸体地坐在听证会的调查人员面前,毫无隐私,被人无情地羞辱。而这个片段恰巧就是紧接在第二段奥本与情人的裸戏之后。在这场裸戏中,情人因为生活上的困顿而变得抑郁,她希望能够得到奥本的陪伴和帮助,但是奥本出于情人美共党员的身份以及自己要务在身而拒绝了。这一片段可以理解为导演是为了方便后续在听证会的镜头中展现奥本海默被调查人员羞辱和迫害,以及表达导演自己对于美国政界做法的鄙视和不齿。这实在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好办法,因为它在使得奥本于听证会场景下的裸露镜头显得不那么突兀的同时,准确地交代了情人的最终结局,一举两得了属于是。
情人因为被拒绝后感到绝望而在家中自杀,奥本为此后悔不已。从影片中展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奥本海默是一个情感经历复杂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渣男”,但这并不代表他对情人没有丝毫的真情实感。这段裸戏与前面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细节遥相呼应,体现出奥本海默在处理与人相关的问题时其实是十分感性的。如此如此丰富且复杂的情感也再次为他后来后悔支持使用原子弹和反对制造氢弹做了铺垫。此外,奥本海默考虑到自己的工作涉及国家机密而拒绝了情人的请求,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爱国者。至于后来施特劳斯企图以奥本海默与美共党员同居来指责后者有叛国的嫌疑,这显然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阶段,长达一个小时的关于奥本海默叛国的听证会情节,让许多看不惯文艺片的观众叫苦不迭。但事实上,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精华所在。正是在最后的部分,这部电影终于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导演终于大胆地向观众揭示了他的叙事野心,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追及问题”也才终于得以实现。没有大场面的核爆镜头,也没有核弹研究紧张刺激的推进,有的只是对后原子弹时代人类命运的担忧和对黑暗政治游戏的讽刺。电影的主旨在最后一个阶段中得以升华。
前面我说过奥本海默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身上带有一种明显的,属于科学家的傲慢和不羁。起初他坚定地认为自己作为原子弹的首要发明者,在他人眼中,自己应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平的捍卫者,忠实的爱国者。但是,单纯的他未曾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政治家手中的玩物。杜鲁门总统的那句:“没有人会记住是谁发明了原子弹,人们只会记住是谁使用了原子弹。”让奥本海默彻底认识到自己的幼稚与天真。无论原子弹的研发与使用最终结果是福是祸都与自己关系不大,因为话语权本来就不在他的手中,自己从始至终都是政治家手里的工具,用完即弃。此时的奥本海默即使醒悟也为时已晚,原子弹已经被研发成功,就算他为原子弹葬送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感到后悔也于事无补。在那一刻,他真的成为了死神,成为了世界的毁灭者,而且没有回头路可以走。我想这也是奥本海默后来为什么极力反对其他人继续氢弹的研发,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再走自己的老路。一个“死神”的存在已经足以引起所有人的恐慌。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施特劳斯,这个全片最大的“反派”。在影片中,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阴险小人。因为曾经奥本海默对自己的几次羞辱而怀恨在心,企图依靠抹黑奥本海默来促成自己上位。不得不说,奥本海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自食苦果。若不是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出身低微的施特劳斯,若不是他始终与情人纠缠不清别人抓住了把柄,可能也不会被整的这么惨。施特劳斯这一角色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前面提到过的“叙事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压轴登场。在影片的前期有一场关于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手戏可谓是全片最重要的伏笔。在这场戏中,爱因斯坦在与奥本海默对话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甚至直接无视了上前打招呼的施特劳斯。相信在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和施特劳斯一样十分好奇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只不过施特劳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说服自己奥本海默其实是在拉拢爱因斯坦与自己做对。从这里我们又能看出施特劳斯先生的被迫害妄想症实在是症状不轻。
事实上,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对话跟施特劳斯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二者是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久别重逢后感慨一下相互之间时代接力棒的传递,同时爱因斯坦也提醒奥本他成为伟大科学家之后即将面临的后果。就在这场对话中,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把电影的气氛推向了顶峰,主旨呼之欲出:“有一天,当他们对你的惩罚足够多时,他们会给你提供鲑鱼和土豆沙拉,让你发表演讲,为你颁发一枚奖章。只不过你要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从这句台词中我们可以看见爱因斯坦身为一代伟大物理学家的远见和智慧。罗伯特并没有挑拨离间,而是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阅历看清了政治游戏的肮脏。他无视施特劳斯的招呼纯属是因为他蔑视这样的卑鄙小人。施特劳斯彻底错了,他把奥本海默幻想成了和他自己一样的人,追名逐利而丝毫不考虑道德。但奥本海默并不是这样的人,尽管他傲慢自负,但他并不会在别人背后使坏,他的性格也并不影响他胸怀天下,始终为了人类的前途命运而担忧。奥本有拥有专属于科学家的那份大格局和使命感,相比之下,施特劳斯作为一名政客所展现出来的鼠目寸光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三、对电影相关话题的引申思考

1.该片究竟是不是美国主旋律电影?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纠结这个问题的话,我想应该是的。这部电影确实是站在美国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很多决定的制定和执行也都是以美国的政治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甚至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敌对共产主义的情节,就这点来讲,这部电影能够在中国上映且一刀未剪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但是,我想特别指出的是,美国人拍出来的政治片从美国的政治利益出发并没有什么问题,比如中国拍出来的《流浪地球》也全是在宣传中国价值观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带有政治偏见去看待这部电影。作为一部传记片,无论是站在哪个国家的政治立场上叙述历史,我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就足够了,至于它到底倾向于维护谁的利益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大家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我们应该理性地,不带有民族主义偏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最近几天我网上冲浪的强度比较高,很遗憾我看见许多人并不能做到上述的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像影片中的奥本海默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政治的玩物。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个普通人,我带点偏见又怎么了呢?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又不是我说了算。”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或许一个人的偏见不足以改变什么,但是,当一个又一个带有偏见的人汇聚成一个群体(在这里我们尚且称之为民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精英分子(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政治家)刻意地引导以为其自己谋求政治利益,那么这些原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偏见就会逐渐演化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少数个体能够从中醒悟也于事无补。就像《乌合之众》一书中所言:“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本来个人的偏见只是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汇聚成一个民族,众多偏见被攥在一起,从中提炼出来的共性逐渐成为民族的性格。而这种民族的特性会形成一种文化习惯,在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下深入整个民族中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此时,这种对其他民族的排斥和仇恨便不再是我们独立意识的结果,而是一种潜意识或者说无意识的思维方式,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用这种仇视的目光去看待其他民族以及相关的问题。然后政客又可以再次利用我们的心理大搞政治斗争,再一次深化我们的仇恨,循环往复,最终我们都会变成别人谋取利益的手段。
我其实并不想过多的批判政治,因为这并没有太大意义,一切都只能归结为人性最根本的自私。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想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可避免,而政治在此时此刻便恰巧成为了协调各方利益最好的方式。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美国人,或者说日本人站在你的面前,我们都知道且承认我们是同一个物种,生存在同一个星球上,站在同一片大地上,呼吸着同样甜美的空气,感受同样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当你面对眼前的这个人时,你是仅仅把他当做与你一样的个体呢,还是将其视为你所仇视的民族中的一员呢?

2.关于该片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里的戏份是非常少的,我印象比较深的就只有奥本海默的妻子和情人,曼哈顿计划中的一个女化学家以及洛斯阿拉莫斯的那个女书记员夏洛特。不少女性观众对此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这部电影没有彰显出女性在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所贡献的力量,而只是被当做工具人使用。其实我想说,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人类社会尚且处于父权统治下。那时的人们,尤其是上层社会对女性有很大的偏见,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无论是在政治场上,还是在科学界都难以看见女性的身影,而这部电影恰巧讲述的那段时期在科学和政治场上发生的事情。前面我也说过,作为一部历史片最重要的是真实性。正是电影把那段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历史如实地叙述出来,才能更好地引起当代人的思考并加以改变。在这个前提下,有一些观众因此指责电影不尊重女性,我认为这是不合情理的。难道电影要为了迎合现代社会舆论而篡改历史吗?难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存在让人不满的因素我们就要彻底否定掉它吗?人类正是在不断地对历史的反思中才能进步。为女性声讨权利并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应该找准批判的对象。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才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重点,观众不应该把这个黑锅甩到电影和导演的头上。
此外,我觉得说导演把女性角色完全当做工具人也是不准确的。影片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男性对女性的恶意和歧视,但导演在设计剧本时已经给予女角色反击的台词和戏份。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片段,我想肯定不是导演故意要这么拍来恶心观众,而是如同我上一段所言,性别歧视确实存在于旧时代当中,导演也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而不是回避。然后我还想要提一点,其实我觉得电影中奥本海默妻子这个角色其实是非常有魅力的。虽然原本作为生物学家的她为了婚姻而牺牲了自己的前途,但是她刚强的性格始终没有改变。当罗伯特遭受情感和现实的双重压力时,是她一直在背后支持和鼓励他;当罗伯特忽视她的情感需求,甚至背叛她时,她会毫不留情地谴责丈夫;当罗伯特被他人污蔑陷害却不敢反击时,她恨铁不成钢,一次又一次地劝诫丈夫应该要为自己争一口气;当晚年再次面对曾经陷害丈夫的泰勒时,她拒绝握手,完全不给对方好脸色看。她敢爱敢恨,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向任何人低头。她不过多计较丈夫在“曼哈顿计划”期间出轨的丑事,因为她帮助的不仅仅是罗伯特,而是在维护整个美国的利益,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利益。她同奥本海默一样胸怀天下,这让我很难不欣赏一个这样的人。

3.隐藏在《奥本海默》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有些中国观众认为这不过就是一部宣扬美国霸权的政治宣传片,何来的“世界大同”呢?请你听我慢慢说。
在电影的后半段,奥本海默愈发后悔自己当初建成了原子弹。因为自从原子弹在日本被投入实战使用后,越来越多的消息都表明原子弹的威力远超奥本海默的想象,他感到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虽然当初科学家们所担心的链式反应烧毁大气层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但是,随着一颗又一颗原子弹的建成,如果它的使用得不到有效的限制,那么人类文明的毁灭就是迟早的事情。有些观众认为奥本海默这只是在同情那些死在炸弹下的日本人,但我认为这种观点低估了原子弹之父的格局。假设我们就是奥本海默,可以想到美国今天会用原子弹炸日本,那么明天呢?炸苏联?炸中国?炸伊朗?还是炸世界上的任意地区?而且自从原子弹被美国研发出来并对外公布的那一刻,其他有资源和能力的大国必然也会争相进行研发,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拥核国家,就必然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如此一来,谁能保证未来不会爆发核战争呢?谁又能保证我们的世界能够承受核战争的破坏呢?当在奥本海默领导下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刻,全人类的命运可以说都被捆绑在了这颗威力无比巨大的炸弹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受到它的威胁,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直到今天都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在电影的结尾,奥本海默意识到了,即使试爆没有点燃大气层,自己也已然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人类未来的命运因为他,而被彻底的改变。

四、总结
历经六七个小时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观后感,或者说是影评。这是我第一次撰写如此长篇的文章,不过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万事开头难,即使我已经完完整整地坐在电影院里把这部电影看了两遍,但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依然发现自己有些记忆不清以及理解不透彻的部分。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漏洞也烦请您指出并多多包涵。
说实话,这篇影评中并不纯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在动手写之前我已经在各大社交媒体或者视频平台浏览了许多相关的评论和介绍。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和他人影评内容相似的情况也恳请您不要责怪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二法学生,知识浅薄至于难造七级浮屠。我只能保证在我撰写的过程中并没有照搬任何人的内容,就算是参考别人的部分我也尽量用我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一遍。我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望读者多多指教!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个有机会看见这篇影评的人都能有幸像我一样,欣赏导演在影片中所运用的高超的叙事和表现手法,领会这部影视佳作绝妙而深邃的内涵和主旨。如果这部电影和我的影评能够引发你对物理、政治、历史、战争乃至人类命运更多理性的思考,那么我真的会感到无比荣幸!
再次表达我由衷的感谢!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