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国内会引进,但依然忍不住专门跑去香港提前看了35mm胶片版的《奥本海默》,看完后忍不住写下了这篇影评,所有影片内容基于一刷的回忆,可能会有错漏,待二刷国内版后再来修订。以下内容涉及完全剧透,请慎重观看。

在香港圆方百老汇影院2号厅放映的35mm胶片版《奥本海默》

很喜欢诺兰的电影,但觉得他从《敦刻尔克》和《信条》开始,包括这部《奥本海默》,技术依然很牛,却不是很能讲好故事了。

电影用了彩色和黑白两种画面,可以理解为彩色画面是正面看待奥本海默的人的视角,黑白画面是站在奥本海默对立面的人的视角。

诺兰依然用了他最擅长的打乱时间线的叙事方式,可惜跟《敦刻尔克》一样,并没有呈现得很清晰。

电影《敦刻尔克》

电影一开头以彩色时间线从奥本海默1954年的听证会开始,根据律师的盘问,他开始回忆自己在欧洲求学的故事。在这条彩色的时间线上,诺兰所有美好的回忆都一一呈现,在欧洲遇到良师的惊喜,在荷兰和加州教学的意气风发,遇到初恋女友(后来的情人)的心动,组建实验室寻找队友时的热切,核爆前夜的紧张,成功后的喜悦……全都与黑白画面交织穿插出现这条线上。

奥本海默在1954年听证会上,身后是妻子凯瑟琳

在黑白的时间线上,主要讲了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反派”斯特劳斯的故事,从他推荐奥本海默到普林斯顿研究院开始,到中间关于是否发展氢弹的争论,到他对奥本海默听证会的幕后操控,以及最后他落选商务部长前的挣扎。

1959年竞选美国商务部长前的斯特劳斯

诺兰这次时间线的混乱不在于复杂的穿插,而在于没有给观众交代一个明确的展开穿插的起点和终点。因为电影里并没有交代每件重要事件的时间(当然,也没必要,直接在字幕上年份太没技术含量),所以跟观众交代清楚回忆穿插的起点和终点是很有必要的。

我猜测,按照诺兰的本意,电影会从这两条时间线的起点开始,也就是以奥本海默听证会(1954年)为彩色时间线起点,以斯特劳斯竞选美国商务部长前夕(1959年)为黑白时间线为起点,然后采用彩色和黑白的角度交织回溯过往的时间,到听证会结束后(1954年),奥本海默故事的巅峰已过,彩色和黑白不再交织,而是单独沿着斯特劳斯的时间线往前推进,直到1959年他在竞选美国商务部长时,因为受到听证会事件的反噬而落败,电影以揭露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谈话真相而结束。

如果这是诺兰的本意,那他在电影的剪辑上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对于不是十分熟悉奥本海默和斯特劳斯生平的人来说(绝大部分观众都是这样的人),都不会知道黑白时间线的起点是哪一年,那其实是1947年,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委员的斯特劳斯邀请奥本海默来普林斯顿担任研究院院长。那时候离原子弹爆炸已经过去两年,二战已经结束,奥本海默也已经离开了曼哈顿计划,回到加州理工学院,教学不顺利,所以才愿意“跳槽”到新泽西的普林斯顿。斯特劳斯完全没有参与过曼哈顿计划,他跟奥本海默的真正接触是从1947年的普林斯顿才正式开始(实际上,奥本海默是普林斯顿研究院院长的第一候选人,斯特劳斯是第五候选人)。

斯特劳斯与奥本海默1947年的初次见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门口

在这条黑白时间线的开端,原本怀着好意的斯特劳斯一见面就单方面跟奥本海默结下了梁子——奥本海默对斯特劳斯卖鞋生涯进行了嘲笑,以及跟爱因斯坦谈话后,后者对斯特劳斯变得冷若冰霜。这两个桥段很符合电影语言,唯一的缺点是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事件的发生时间。尤其是电影讲到在伯克利大学任教期间,奥本海默曾拿着一张手写的计算公式,专程去普林斯顿请教爱因斯坦,这是爱因斯坦在电影里的第二次出场,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那是在开头(1947年)之后的会面,而实际上,这次会面发生在1933-1942年之间(爱因斯坦从1933年开始就待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直到逝世)。

1947年与奥本海默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见面的爱因斯坦,彩色时间线视角

再说说很多人关心的在国内院线版会被“技术打码”的裸戏。全片三处的裸戏都是由奥本海默的初恋女友珍·塔特洛克(后来的情人)贡献的,奥本海默也奉献了全裸的戏份,不过是以错位的角度呈现的(类似日本的喜剧演员的这种),并不会看到他的原子弹。

日本喜剧演员Tonikaku在英国达人秀上的表演(其实穿着三角裤)

实际上,这三处裸戏并没有很大必要,穿着衣服也是可以完成的(所以国内院线版并没有剪掉,而是技术打码),完全是为了营销噱头,跟露丝在《泰坦尼克号》里的裸戏作用完全没法比。

在听证会上存在于奥本海默脑海里的珍·塔特洛克

诺兰在这里没做好的是对塔特洛克这个复杂形象的刻画,但很大一部分原因仍然是因为时间叙事。奥本海默与她相遇时,两人都还是单身,电影让两人见面第一天就上床了,还加入了让奥本海默边读梵文边动作的设计——在看到这里时,我实在忍不住想起了港产片《超级学校霸王》里吴耀汉一说英文石榴姐就兴奋的桥段,在安静的电影院里笑出了声。

《超级学校霸王》里石榴姐一听吴耀汉讲英文就兴奋

但此后塔特洛克就一直拒绝奥本海默的追求,每次送花都勃然大怒,似乎两人不是名正言顺的恋爱,而是在偷情出轨一样(不了解人物生平的观众一定会以为这是在偷情)。实际上,两人这段拉拉扯扯的恋情持续了三年才结束,奥本海默然后遇到凯瑟琳并结婚,婚后依然与塔特洛克保持了感情关系,在曼哈顿计划期间还大张旗鼓地借出差的名义出轨了一次(就是奥本海默在酒店里借位全裸的那次)。半年后,塔特洛克因为抑郁症自杀。也有传言她是被FBI杀掉的,电影里也用模棱两可的镜头暗示了一下这个传言。

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塔特洛克的生平,你看电影时是不会了解到上面的时间顺序的,只会看到一个神经兮兮的貌似一直在跟奥本海默偷情的女人。

自杀前半年陷入精神混乱状态的珍·塔特洛克

这些时间线上的混乱,就跟电影《信条》一样,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克服。《信条》的故事实在太精彩了,可以说是完全被剪辑拉低了1分以上。关于《信条》,我还忍不住给它还原了一个《信条最初的故事大纲》。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说,写出和拍出这样电影的诺兰依然是那个大神级的诺兰,只不过在剪辑故事的能力上缺了一个角。

诺兰在电影《信条》拍摄现场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一部奥本海默的个人传记片,因为聚焦人物生平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叫《奥本海默与原子弹》会更贴切一点。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