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周五《奥本海默》上映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了,时间过去的越长,电影里的那些画面和音乐却会越发密集的迸发在眼前。
三个小时的电影时长,的确是我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过的最长影片。所庆幸的是,选择在这首映的场次,可能在座全是诺兰的死忠粉丝,远离了嘈杂的手机铃声、中途离场的人群,全场安静的观影环境能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三小时的电影之中。
整部电影是一如既往的诺兰风格,贯穿影片的两条时间线索拉伸到电影结束,也许,不到最后的时刻,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三个小时的时间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一个怎样的故事。但当最后一帧画面来临的时候,却又让你无限感慨,之前三个小时里的内容一点一点的在你脑海里走过,如同核聚变反应一般在你脑海里迅速炸开,电影带来的后劲也像核辐射一般挥之不散。
最精彩的地方,当然是爆炸实验来临的那一刻,整个影院都安静得连咀嚼爆米花的声音都能听见,通红的火焰迅速占据整个IMAX荧幕,首先带给你视觉上的冲击,没有听到预想中的轰鸣声响,在你紧张的心情越抓越紧的时候,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毫无预兆充满整个空间,片刻之后,伴随着那预示着实验成功的蘑菇云出现,奥本海默的独白在安静的影院响起:这一刻我化身为死神,成为世界万物的毁灭者。
这里太高级了,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一如既往的诺兰配乐,那一刻,坐在座椅上的我们,应该已经抵达三位一体的爆炸现场
我觉得整个电影的高级感,不仅体现在导演拍摄的画面、演员的演技、契合影片的音乐,更在于导演对电影剧本的把控和整个电影思想所展现出来的高度。
也许,当原子弹实验成功,蘑菇云出现在空中的那一刻,你以为这已经到达了电影的高潮,影片也应该在此处戛然而止,但接下来,整个情节的转折却让人猝不及防,无奈辛酸........
当奥本海默被当做战争胜利的英雄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看着眼前欢呼兴奋的民众,他眼中的恍惚迷茫、心中的不知所措,嘈杂的声音中被无限放大,画面一转,他看到会场里面皮剥落的人脸、离散时亲人的拥抱、痛苦中情侣的亲吻、路边人的病态呕吐,那一刻,他分不清会场里的民众和战争中的平民,那一刻,世界的两端,一边享受着原子弹带来的胜利喜悦,一边承受着原子弹带来的致命危害,也许,下一刻,大家角色互换,你我都有可能变成这剥落的人脸、呕吐的病人。而这一刻,他对原子弹态度的犹豫、对自己决定的怀疑,他人性里的善都被激发,人物内心的挣扎被彻底释放,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
电影最后,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在湖边的对话,导演拍得也是非常精彩。当特写镜头从奥本海默脸上划过,平静地说出,我们已经毁灭了世界的时候,曾经,在同一个地方,他们还在为实验是否会毁灭地球据理力争,最终,确认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时实验继续。而当实验成功,战争结束,他们却在同样的地方陈述,自己已经成功毁灭了世界。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政客的欲望和贪婪彻底释放,而打开这个魔盒的人又该怎么办?他心中对科学的信仰,对实验的初衷、对人性的善良无处安放。影片的最后在基里安深邃如海洋般的蓝色眼睛中结束。
观众离席,冲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