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时,几乎全程的密集台词轰炸,一个接一个历史人物登场,高速剪辑粘合非线性叙事,镜头语言出神入化,一场场短促又紧张的戏,影片节奏逐渐增强,全程高能无尿点,带给观众的不止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深入探究奥本海默内心世界及目睹权力把玩世界的浮光掠影。
影片用彩色和黑白的画面对应两条时间线,彩色对应奥本海默在场的视角,被称为“世纪审判”的1954年4月的“奥本海默安全听证会”,各种蓄谋已久针对奥本海默个人弱点的问题,引出他回忆求学经历、个人社交、情感及核试验等情节,一遍遍审问他与美共、苏共等关系,极尽羞辱地剥下这位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伟大科学家身上的光环——诺兰用赤裸的坐在凳子上的镜头表述了奥本海默的羞耻感。
而黑白色则对应1959年斯特劳斯被提名商务部长时,被调查他曾经在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主席时与奥本海默的关系。富有野心、自尊心极强的斯特劳斯,猜忌奥本海默跟爱心斯坦说了什么,才让爱因斯坦忽视自己,另外在原子能委员会上,奥本海默站在斯特劳斯的对立面,科学家没有意识到他的言论和立场会让一位自负的政客耿耿于怀,最终不择手段精心设计将他踢出局。虽然后来多位科学家为此抗议,肯尼迪总统在九年后授予奥本海默“费米奖”为其平反。
很多观众对本影片的期望是原子弹爆炸,但核爆的场景前后也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影片表达的真正的核爆其实是在心灵中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很大原因是为了打败纳粹,快速解决战争,但原子弹成功研发出来时德国已经投降,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将原子弹投放到原本已经打算投降的日本,在得知具体死亡情况后奥本海默对自己所造成的恐怖破坏力感到深深的内疚和悔恨。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奥本海默的传记,更是科学与政治的纠葛,人性与欲望的挣扎,长桌上审判的不只是一位科学家和政客,更是理想主义与务实主义的互搏,科学只是权力把玩的武器,毁灭的不只是广岛和长崎,而是整个人类世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