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作为又一部想让我在看完之后写点东西的电影,单从欣赏电影的角度来讲,我实在是太喜欢了,足以给出5颗星。181分钟的叙事,完全没有让人劳累的感觉,密集的台词和信息量很适合我这种喜欢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点不走神的人。不管是插叙还是倒序,还是黑白和彩色的双视角,亦或是举重若轻的蒙太奇,出场众多但能让人记住的角色,都让人非常惊叹。诺兰导演在抛弃了令人费解的时间把戏和特效巨制大场面后,一切被运用得如火纯情的影视表现手法让整个电影呈现出一种“轻松的精巧”,进而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这场视听盛宴,将奥本海默眼中量子物理视角的世界,逐步展开在观众面前。为防止有人断章取义我想说的内容,我先以我朋友的话来对这部电影下个定论,即“近些年最值得一看的人物传记片。”

故事内容我没有什么好讲的,在二战期间被迫害的科学家们慢慢聚集到在早期没有参与战争的美国,随着欧洲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科学家们——尤其是奥本海默本人对政治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又在诸多作用的影响下美国最终决定让锋芒毕露的、具有极左翼思想的奥本海默来担任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将全国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让核弹率先出现在美国。在核爆实验成功,美国将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后的短暂闪亮过后,政治斗争、麦卡锡主义、反战思想这些潜藏在“举国项目”背后减缓项目推进的“问题”开始浮现,学术、政治、战争、人性在短短的一场闭门会议和奥本海默及其同僚的回忆中展开。导演将自己对核战争以及核威胁的思考抛向了观众,观众轻而易举地随着导演的视角开始共情。

而我在看完电影后,在抛弃被导演调动起的情绪后,发现这是一部让人情不自禁就认同了的美式propaganda宣传片,这让我感到更加绝望了。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这是美式宣传片,因为它忠诚地讲述了奥本海默与原子弹的故事,内容有少少的改编,但总体上尊重史实,但刻意被忽略掉的内容变成了诺兰导演,或者说美国主流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岁月史书”。

首先,滥用日式“反战”思想,即日本是二战中的受害国。

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犯下的罪行无需在电影中过多陈述,因为在美国和西方教育体制中被阐述了太多次,所有人都对纳粹的罪行如数家珍。但比德国更早开启战争并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罪行能被美国人记住的只有珍珠港事件,而在中国领土上更加令人恐惧的战争阴影是不为西方人知的。到底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犯下了怎样惨无人道的罪行,使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决定向日本投下原子弹以结束战争的原因被弱化了,使日本看起来像是个被美国原子弹“迫害”的受害国。

我需要声明的一点是,我并非想让导演在电影中展现二战中国战场的惨状,而是阐述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一种在当代美国视角下的二战经常被描绘的日本形象,一个纯纯受害国的形象。不提前因,只提后果,导致看完电影会觉得日本太过无辜,对原子弹蘑菇云下葬送的冤魂的怜悯已经大于二战中同盟国讨伐日本的正义性。使叙事更偏向于日本战后“反战思潮”的说法:“战争不止伤害受害国,施暴国本身也承受了巨大的伤害。”这种“反战思考”正被全世界的主流社会认可,施暴者成为了更加赚取眼泪的个体,这让所有在二战战场上失去生命的同盟国士兵的冤魂蒙羞。

其次,强化美国在二战胜利中的作用。

这与美苏冷战,以及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单极化叙事有很大关系。因为是美国电影,所以非常突出美国在结束二战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确实可以让人理解。但当代美国的政治宣传最核心的就是美国是世界的英雄,其他所有国家都需要美国的“拯救”,甚至在以二战为背景的故事中也把苏联描绘为具有反派意义的角色。这体现出美国社会主流观点的一种傲慢和唯我独尊,与他们想要展现出的“国际主义”背道而驰。在《奥本海默》中也非常明显的阐述,电影将日本投降的原因归结于两颗原子弹的威力,但事实上,日本投降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原子弹的爆炸、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全民抗战对日本的消耗等等,并且,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前,日本已经有了投降的意愿。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原因与和苏联在战后瓜分日本利益有关,想要在战后得到更多的好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美国中心主义”叙事越多,真实的历史就更容易被埋没。

再次,影片中对核威胁的反思,本质上是在潜意识中拉所有拥核国家下水,转嫁美国作为唯一向他国投掷过原子弹国家的责任。

影片中提到,奥本海默认为他所恐惧的核威胁来源于恐惧核武器带来的军备竞赛,美国优先造出了核武器,那么苏联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考量会跟随效仿,所以美国应该不扔核弹,且让全世界不存在核武器。这让我觉得很荒谬,美国人经常干这种事,把自己开的烂头让其他国家买单,而且他们自己还认为这种逻辑自洽,只要美国把核武器造出来了,其他国家如果不拥有,这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事实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曾向他国投放过原子弹的国家,但在他们的反思里,将只有自己应当存在的道德风险转嫁给了所有拥核国家,但其他拥核国家符合他们这些“人道主义科学家”的设想啊,将核武器视作震慑手段,这难道不是已经达成了和平的条件了吗?但他们假设了其他国家也会和他们一样向他国投掷核武器,所以美国自身应当承受的谴责被奇妙地分摊给了其他拥核国家,而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奥本海默》是一部让人看不出来宣传痕迹的美国宣传片,现在我们每年产出很多“主旋律影片”,好像从题材到内容就要把“爱国”的唾沫星子喷到我的脸上了,但没有一部能做到这种在叙事中潜移默化输出自身价值观的作品。中国电影在政治宣传上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想再看那种只在形式上突出“爱国主义”而缺少核心精神内核的作品,更不想看那种为了完成任务而搞出的浮于表面且消耗大众爱国主义热情的烂片。希望中国的导演们也能早日完成这种高水平的价值观输出作品。

愿世界早日真正和平。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