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出手,必是佳作,甚至经典。有效的观影生涯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人物传记影片,一个是《美丽心灵》(朗·霍华德执导,罗素·克劳主演的再现提出现代博弈论的纳什传奇人生的传记电影),一个就是《奥本海默》(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基里安·墨菲主演的令人信服演绎了“美国原子弹之父”亦是全球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的传记电影)。本以为看的是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科技人生故事,没想到竟是惊涛骇浪、悬疑窒息的政治权谋、谍影重重的历史事件。
诺兰还是痴迷于人性直面善恶以战止战等生死抉择之时道德两难的困境,人性的撕扯与挣扎、人性多侧面多层次多样性、历史的波谲云诡……一一展现,淋漓尽致。如《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某种意义上象征“人性深渊”和恶魔撒旦的“小丑”设置的是牺牲几人活一船人,还是牺牲一船人活几人的道德两难困境;现在是牺牲广岛、长崎几万人(最后死亡二十多万人)终结空前伤亡的“二战”,还是牺牲十几万几十万整个日本战至最后一人的“二战”终局的更宏大更复杂的道德两难困境。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最需世人铭记的不是原子弹之父、避免更大伤亡提前终结“二战”这些内容,而是原子弹——人类首次拥有了自我毁灭、毁灭地球的能力,现代文明的“盗火者”奥本海默为代表(前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抗议苏联又恢复核试验,他在生前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中,他警告人们:“使用原子弹和氢弹必将招来灭顶之灾!”)的人类良心不惜赌上自己的所获荣誉、所有身家性命阻止核扩散、防止核军备竞赛。
刘娟娟《复杂多面的“奥本海默”》:内心的极度纠结,是诺兰大部分影片的主角所经受的,无论《记忆碎片》中莱纳对于妻子之死的纠结,还是《盗梦空间》中柯布对于梦境与现实的纠结,抑或是《蝙蝠侠》三部曲中布鲁斯·韦恩对于善与恶的纠结,都是如此,但他们都是虚构的人物,而奥本海默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环球》2023年第19期)
李慕琰《对话诺兰:“电影的职责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假装有答案”》:作为电影人,我们不是在写散文,也不是在拍纪录片,我们在寻找更多来自潜意识的东西。所以,你得允许自己自由地创作,无意识地创作。
如果你在写作或拍摄时就想着要传达什么信息,或者要做某种演绎性的陈述,对我来说,这就等同于演员试图向你展示什么,而不是单纯地感受自己。这就是矫揉造作的地方,也是真实感开始消解的地方。
(《南方周末》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