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去的,但坐在全场第二好的位置,周围乌央乌央全是成群结队、血气方刚的男大学生。

刚检票我就进场坐里面了,然后我左右两边各是一帮男性小团体,挨着我的人就特有意思,一看好像我是个女的,立马就那个装起来了,开始聊一些有的没的。

内容一听就是为了看奥本海默,至少还上了b站影视区的考前预科班,他们不仅可以把那个人物关系网清晰背诵,甚至还搁那儿互相纠错。仿佛临上高考考场前的最后复习,一错1分,1分万人。

顺便那个说话的腔调,有种中国民间伪科学家今天影院齐聚一堂,就是为了庆祝他们共同的好友奥本海默的生日一样刻意。

综合来说,imax广告还没放完,我却已经仿佛置身于这个科学家世纪聚会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银幕上的影像复原。我大胆猜测,就在这一个厅里,至少坐着20位未来的诺奖得主。

一个3小时的片子,才刚开始,我左右两边就都进入到一种沉默无声的兴奋欢呼之中,大概表现为1分钟可以换80种坐姿,仿佛要原地弹射起飞。可以理解,因为刚开场的半小时应该是叙事线最顺,文本内容最好理解且可以见缝插针走神的部分。

但随着电影进行到1小时30分,也就是一般院线商业片的一个常见时长。台词量涨上来了,叙事线多起来了,剪辑花哨起来了。但我的左右两边以及前排,却很明显开始陷入到一种死寂了,还有几个不知道是生理还是心理上怎么了,反正就是东倒西歪了。而我的右边的科学家突然也不再像个雕塑,一生沉重的叹息后,突然掏出来一包薯片,最好笑的是,他不仅吃的很快,而是能在吃完之后,又掏出来两包。

什么叫准备充分,什么叫防患于未然,我还是稚嫩了。

片子的结构编排是在原子弹爆炸之后,电影也完全没有结束的意思。但此刻的影院情绪却没有被点燃,反而降到了冰点。虽然我周围的科学家们肯定没有被原子弹炸过,但早已被精英老白男降维打击成了灰烬,有些进入了梦乡,有些开始自我怀疑。当然我右边还在吃第三包零食。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我相信绝对有人膀胱快要爆炸了,但全场确实没一个人提前离场,哪怕睡着的也要在奥本的轰炸中入睡。

于是就在电影结束的瞬间,我火速环视了一圈,竟然连全程玩手机根本没看的人都能以一种懂得都懂、不愧是诺兰的表情奔向厕所。但与此同时我猜测,他们也会在一边撒尿的同时,一边给诺兰打五星并将其膜拜为义父。

顺便撒完尿提上裤子后也不能清闲,需要立马开始钻研“奥本海默烧脑解读”,接着开始发pyq或打着错字病毒式传播给自己的好厚密,并进行一波反复上演的赛博刚交。

于此,诺兰在奥本海默中夹杂的自恋和野心才形成闭环,顺利登顶科幻史诗双王的宝座。

最后,为什么我要评论观影体验而非影片本身?

因为当”看懂或喜爱某一部电影“开始在舆论场中,成为”观众具备审美水准“的证明时,就不再是观众批评电影,而是电影评判观众了。

顺便我就一中国女性影迷,我配评吗我🥺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