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很喜欢《敦刻尔克》,所以对回归历史片的诺兰期待甚大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常觉得,不同类型影片,应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对于历史片

能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以及这份复杂背后的无奈,方是最高层次的历史片

我很期待看到一个不那么“伟光正”的奥本海默

因为事实上,奥本海默本身就是一个瑕疵满身的人

——自命不凡、极重名声、待人刻薄、反复无常...

但也因此,他才真实而可爱

然而最后呈现的效果,却把奥氏吹捧成一个“无奈出轨”之外的几乎道德完人

而且编剧几乎将原子弹的一切功劳,都归于洛斯阿拉莫斯、乃甚归于奥氏一身

且为了呈现这一形象

不惜将所有对手方,都塑造为了十恶不赦、有眼无珠的“大反派”

从卢瑟福到泰勒,从斯特劳斯到杜鲁门

无一例外

而民众们,则都是一群无脑支持投原子弹的“纸片人”

而奥氏自己却是“大善人+小绵羊”

丝毫不提其在彼得斯等事件中的“杰出表现”

更不提其在二战后初期到处演说、以奎师那自况、不断“自我感动”时,所招致的科学界的不满

诚然,他承受了毁灭广岛和长崎的道德责任

但这份道德责任不是他一人的抉择,是所有参与科学家、政治家与美国舆论的共同抉择

他远远不是手握妙见轮的奎师那

或者说,他远非死神

——离了整个科学家群体、离了供养这个体系的每一个美国民众,奥本海默仅仅只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

而且杜鲁门没有说错,毁灭广岛长崎的,确实不是他奥本海默

签字的是杜鲁门、甚至不是罗斯福

所以,你们是认为我想说,奥本海默根本不可爱吗?

不是的,恰恰因为奥本海默一身毛病,所以,历史上的奥本海默,他才真实

他才有血有肉

他才如你如我

所以,我原本希望看到的,是包括奥本海默在内的

一个个立体、复杂而多面的、真实的人

包括斯特劳斯,我希望看到的他,也是“不得已”的他

而不是为了坏,所以坏的他

奥氏的左翼女友也一样

她决不应是为了抑郁,所以抑郁的那个她

而是一个在那个左翼思潮风起云涌时代中,有思想、有志向的她

然后死了

她也完全有一段完整的、精彩的人生

而不只是那个为了诠释奥氏煎熬、才几乎没怎么穿过衣服的、那个难以理喻的“求啪式安慰”的躁郁症患者

因此,从历史片、传记片的角度看

我只能看到炫技,而没有看到历史的深度和人物立体感

而且仅仅看这个炫技,我也觉得并不算成功

虽然为了影片而发明黑白imax胶片,体现了影人的认真

但一切的一切,应该服务于呈现效果

而本片的双色对照,彩色代表主观、黑白代表客观

从最后的成品看,除了奥氏个位数的几次“幻视”,以及听证会上那场“双人运动”

黑白与彩色“双色对照”的区别非常少

而那些“幻视”,不用双色对照也完全可以呈现

且为主人公在客观世界中插入“幻视”,已经是好莱坞非常常规的呈现形式,并没有专门搞成双色片的必要

相反,目前的双色呈现,反而割裂感十分明显

甚至,我觉得完全逆转过来,用黑白来呈现主观、用彩色来呈现客观

(奥本海默苍白的内心vs众人眼里貌似五光十色的世界),反而会更加出彩

且人眼因为视杆细胞更多,本身就对黑白/明暗更加敏感,所以黑白呈现会更让人有记忆点

对应奥氏的主观视角,应该是妙绝的

甚至可以故意在几处“漏用”黑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复杂、反映出客观与主观的交织...

当然,我不是觉得不该用双色

诺兰还是诺兰,他的创意无人能敌

但我觉得,既然用了双色,那就应该做的更好

那就应该在两种镜头下,塞入更加多元的信息

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而不是目前这样、“区别不大、徒增疲劳”的最终呈现

其实从《天能》起,我就觉得诺兰陷入了“为炫技而炫技”的自我设限之中

好似为了实现大家的期待,而故意要拍复杂似得

徒增加理解难度、反而出现了许多逻辑bug

这些炫技除了增加观影疲劳、对于深度的提升,并没有太大帮助

很像2010年代初的那些诘屈聱牙的“高考古文满分作文”

相反,《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就是技巧与深度的典范

技巧服务于故事、技巧服务于思想

而不是为了实现观众对烧脑度期待本身

东拉西扯地写了这么多

我想说的是

我所期待的诺兰

应该是拍什么类型片、就能拍好什么类型片的诺兰

而不是拍什么都像诺兰、拍什么都一定要把自己拍成诺兰的那个诺兰

大可不必有这么多“偶像包袱”

电影就是为了传递一个好故事、激发一众好思索

呈现形式,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儿

相比之下,我觉得简洁而深邃的《敦刻尔克》,才是我原先期待的《奥本海默》的本来模样

最后,我觉得奥本海默其人,对于诺导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隐喻

在核爆之后,奥本海默受到了全世界的期待

所以他自己将自己视为了“死神”,觉得全世界都在听他的声音

他的纠结、决定了全人类的命运

(所以斯特劳斯的听证会,并不是要把他拖入监狱,而只是要剥夺他AEC顾问的“老干部”头衔

是要他从自己自我感动的神坛上跌落、去成为一个普通科学家、而非以“科学家之王”自居)

但其实不是的

我们都是凡人,那些“杰出者”,都只是被命运推到了某个位置而已

我们本应更谦恭

我们应该将每一部影片、每一天,都当成新的一部影片、都当成全新的一天

去实现最基本的目标

可以是讲一个好故事,也可以是尽到科学家的职责

每个科学家都是死神

每个影人都是电影艺术的化身

并没有什么人是神、也没有必要把自己逼成一个神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