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让人惊异的主要不是技术层面,对于原子弹的爆炸原理,中学知识已经有所涉及,片中对其制作流程更是细致入微,而是对奥本海默个人特质和传奇一生的还原,以及对一个极具思想张力的问题探讨——当科学伦理与政治忠诚之间发生冲突,科学家应该何去何从?

本片采用了倒叙手法,一开始就是奥本海默被迫坐在审讯室接受来自调查委员会的政治审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冷战初启而国际意识形态交锋激烈,美国国内正被极端反共的麦卡锡主义裹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对共产主义信仰或同情者的调查和审查,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最后调查结果证明其没有叛国罪行,但撤销了对其的安全许可(类似国家层面的政治信任),令其名誉大损。但这一切并不仅是因为他与共产主义者复杂的纠葛,更因为他在战后利用自己的地位激烈地反对美国的氢弹计划和核军备竞赛,引发了政界人士的嫉妒和厌恶。

奥本海默与共产主义的渊源,以及他最后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总负责人这两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之间,其实存在着隐微的关联。奥本海默有一种奇特的人个特质——他似乎对所有未知的、边缘的,甚至带有危险性质的事物保有好奇和激情。比如他对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都有广泛了解,但由于对数学的厌烦而转向了理论物理;他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掌握了六门语言,其中甚至有一门濒死的语言——梵语;又比如奥本海默长期同情和资助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方面是由于大萧条期间穷人的苦难使他对自己的高贵出身(他出身于犹太富商家庭)和优越生活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另一方则是由于其身边的好友、学生、妻子和情人都是或曾经是共产主义分子,他好像只有在与这些人的思想交锋和身体接触过程中才能获得久违的慰藉和满足。在奥本海默那里,向往边缘,其实就是渴望自由和激情,渴望生命的升华。这一切就像奥本海默点燃共产主义者琼·塔特洛克情欲的那句话——“比起僵固的信条,我更喜欢有点自由转圜的空间”。那这一切又跟曼哈顿计划有什么关联呢?

由于二战时期德国在理论物理和量子物理上有着领先全球的地位,在原子弹制造进程中自然也领先一步。为了赶超德国,美国实施了耗资巨大的曼哈顿计划,这项责任最终却落在了年轻的奥本海默身上。其实奥本海默称不上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界群星璀璨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声名显赫于他的不乏其人,如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等等。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势造英雄——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物理学发展程度远远赶不上德国,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学术人才都是如此。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汇聚大量优秀的物理学家,并对他们在原子弹制造计划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协调,就需要大量引进国外人才,主要来自同盟国和逃离德国的犹太物理学家;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通晓多种语言、熟悉量子物理前沿理论,同时富有领导力的人来做这个项目的领导者,而美国军方认为,奥本海默确实是当时最符合这个要求的人。事实证明美国军方的选择是对的,奥本海默充分发挥了自己在领导协调和理论融合上的优势,让美国率先制造出核武器。

也因为这一荣誉,奥本海默一时间盛名无两,无论是在学界或政界。但共产主义者的长期熏染,以及核弹轰炸日本后造成的巨大伤亡,使他逐渐转向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从品性而非意识形态上来看,都是一个利己的个人主义者,篇中有很多的片段佐证,不赘述。为此他公开劝阻美国的核军备竞赛,以及呼吁美苏两强进行核安全对话,这就导致了影片开头那场羞辱式的审判,以及他名声、地位的一一丧失,以至于持相同立场的爱因斯坦甚至劝说他离开美国。直到十年之后他获颁费米奖才得以平反,但这离他去世也就仅剩三年时间了。

奥本海默因其孤傲忧郁而又富于幻想的特质而被一些朋友们认为在感情和管理事务上不可靠,影片中的氢弹之父泰勒就在听证会上指出了一点。但终其一生来看,这个评价当然有其合理之处:观其一生,无论其成就的取得和遭遇的挫折,都与他这种人格特质关系密切相关,他不停的逃离中心,走向边缘,不停的怀疑自己,改变自己,虽然给他的激情和智性造成了震撼和升华,给他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与波折。不过也不必将他归入不正常人类范畴,在快乐的猪和痛苦的人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这对普通人也差不多,只不过他选择了比较激烈的方式在二者之间摆荡与徘徊,有时是因为激情所向,有时是因为良知觉醒,直到到晚年的时候,他才能比较好的协调情感与智慧、个人与他者的关系了,变得正直而温润。他完美诠释了那句话——男人需要一辈子来长大。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