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份政治、大IP续作、主题公园式电影之外,好莱坞幸好还有诺兰。
诺兰上一部电影《信条》我是相当不喜欢的,过于卖弄高概念而丧失了对故事线的把握。
今年上映的这部《奥本海默》就优秀很多了,堪比蝙蝠侠三部曲。
纠结于要不要去IMAX,但在打开几个IMAX场次都是满座的情况下,最终等不及买了杜比全景声厅,看完觉得也很尽兴。
个人感觉,就这部电影来说,音效比视效更重要。
IMAX画幅可能会影响观感的戏份大概不会超过10分钟,原子弹爆炸的视觉镜头不会超过1分钟,如果你不是要求非常高的观众,找个音效好的大厅完全够用。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原子弹爆炸半分钟之后的才传到观众耳朵里的那声巨响,我当时就想,诺兰果然讲究人,照顾到了物理学上的音速和光速的区别。
这当然是他故意为之,在观众们以为原子弹爆炸发出强光的瞬间已经完成了电影最关键镜头而心情趋于平缓的时候,迟到的巨响再次让你战栗。
这大概和核弹从被第一次被投放,到影响世界局势至今的情形类似,你以为轰炸那天就已经结束了的事,其深远而漫长的后续会让你一次又一次被刺激。
我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是,男主角选择非常成功,看完电影你很难不记住这双无机质的蓝眼睛。
诺兰的叙事手法和镜头调度节奏把控等实力毋庸置疑,但如果没有男主角基里安墨菲的出色表演,这部电影很难有如此高的完成度。
历史上的奥本海默不知道是不是如电影所展现出的这般天才与文艺气质兼具,会多国语言,有好几个女性情人,时而天真时而老练得像个政客,在物理学界拥有极高的声望,哪怕被他敷衍对待过的年轻人也能挺身而出为他作证。
墨菲用他来自爱尔兰的独特气质把一个美国犹太物理学家演出了欧洲文艺青年的腔调,让我看完迟迟无法忘怀。
在电影占比极少的几场和女人相关戏份,包括被内地穿上了小黑裙的床戏部分、这位女情人死后他在沙漠崩溃、和他夫人初遇的对话、以及和另一位有夫之妇调情的部分,都给角色增添了极强的性吸引力。
当他裸体躺着,应女情人要求用梵语读出那句“我将变成死神,世界的毁灭者”的时候,正是他即将被选中进入曼哈顿计划的前夕,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他的未来。
电影的一个重点从开场序幕就显露了:美国的普罗米修斯。
这部电影改编自2005年拿了普利策传记文学奖的那本《美国普罗米修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成功与悲剧》,作者对电影评价很高,原话是:“It's a brilliant artistic creation,and it's faithful to the book”,一次辉煌的艺术创作,并且忠于原著。
普罗米修斯大家都很熟悉,希腊神话中违背宙斯意志为人类盗取火种的英雄,最终被判终身受刑。
电影所试图展现的,正是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了终止战争而为人类创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过程,以及这种武器被政客掌握之后他所受到的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惩罚。
诺兰用大量的墨菲脸部特写和抽象粒子以及核爆强光镜头穿插,来展现人物矛盾的内心。
当原子弹试验成功开庆功会,台下观众激动集体跺脚产生了类似核爆巨响的声效,奥本海默站在台上,一时看到观众激动的笑脸,一时又仿佛看到核爆强光后人类消亡的幻觉,这种矛盾情绪在墨菲的表演中得到了具像化的体现。
我本人在这场庆祝中感受到了无力回天的悲剧感。
在曼哈顿计划开始的时候,奥本海默去问了爱因斯坦一个问题:在未来的无数种可能中,有一个可能是原子弹爆炸试验之后会摧毁大气层,从而导致人类的灭绝,要怎么办。
爱因斯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在电影中出现了几次,最终定格在结尾,还是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对话,奥本海默说,“你还记得我之前提过,原子弹爆炸有概率毁灭世界吗?”,物理上可能还没有,但“事实上,它已经毁灭了。”
这个结尾的“它已经毁灭了”和开场的“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一样,正是诺兰这部电影的另一个重点。
普罗米修斯谈的是奥本海默个人经历,而毁灭世界则是诺兰试图要讲述的母题:人类到底有没有资格掌控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
原子弹、氢弹、病毒/细菌武器、AI,这些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是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无法回退且可以毁灭人类的东西,应该被发明吗?
诺兰的每一部电影都会给观众留下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我想这部电影留下来,正是这样的话题:
在一件武器毁灭人类的过程中,到底是发明者负更大的责任,还是决定使用它的人要负更大的责任?
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些全球性的法则,来限制这种全球性的危机蔓延呢?
可能正是这种切合当下局势的讨论,让观众感觉到了切中了目前我们面临的世界危机,才让这部电影拥有了如此的高票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