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可以做到,和人類會去做,是兩件事情。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電影中所展現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德國的萬湖會議(Die Wannseekonferenz,2022)召開,從21世紀的現在回看20世紀前期的歷史,兩者性質很接近——都是一場屠殺的預備。因此,我們從奧本海默年輕時給教授的蘋果中塗抹氰化物,就可以窺見他的本質,以及他將達成的成就——成為毀滅宇宙的死神。
2、電影角色中有兩種人,興致勃勃的人和惴惴不安的人,前者是政客、軍官、科學家,後者是人道主義者;而後者看見了不可控的失序宇宙——外宇宙和內宇宙的失序,也就是客觀世界秩序的重整和人性的重新審視。
3、評論區中有兩點意見,提出的場景很有代表性,一是荒漠中的人造城市中沒有廚房,二是美國元首、將領、政客、科學家齊聚一堂討論轟炸地點和可造成死亡之人數。這兩點透露出的本質並無二致,是由缺少廚房所代表女性仁慈與創生性的缺乏,和辦公室所代表飽含男性中心主義的破壞性——烏納穆諾在他的生命的悲劇意識(del sentimiento trágico de la vida,1912)一書中曾嚴厲批判西班牙佛朗哥政權對死亡的崇拜,因為他們樂於計算可以容許死亡人數,並高呼死亡萬歲——這段歷史翻拍成電影戰爭未了(Mientras dure la guerra,2019)。因此,可以說諾蘭這部奧本海默的傳記電影,同時是對歷史的反省和對現實的批判。
4、電影所呈現歐美之所以是霸道而非王道,原因在仍然以外在力量為論述基礎展開政治思想。
5、每當我想起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博士對臺灣的教育和政治指手畫腳,我便可以認得清楚奧本海默這樣專家的局限,對一個人某領域的欣賞與欽佩是重要的,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人全面的臣服是自卑而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