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一边看一边想,诺兰你有你的控制力和你的资源,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如果讲故事只能这么讲,时空穿插真幻交错,往一种更高级的蒙太奇而去,我还是不满意的。
留白太少了,一切满当当,就像几乎要溢出屏幕的那张脸。
或者,干脆奇幻到底?仅仅扣住三位一体试验的那个瞬间,把过去未来交织一起,将成就感和罪恶感在那一瞬间更充分地展示,会不会更好?关我什么事呢……
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路易斯施特劳斯,几乎莫扎特传里嫉妒天才的庸人乐师翻版,整个地去掉其实也无关大雅,不管历史上真是有这个人且身败名裂。点出那个力量即可,杜鲁门、施特劳斯及安全许可审议庭他们象征的力量,毕竟这不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恩怨。
可如此一来,戏剧性呢?
我看「奥本海默」,觉得这是一个记录「后现代性」关键时刻到来的戏剧,奥斯维辛和广岛长崎核爆消灭了19世纪以来勃勃向上的「现代性」赞歌,从此,所有事物的边界都模糊乃至消失了,善恶的边界、科学和宗教、政治的边界、人心和宇宙的边界、自我和群体的边界、意识和意志的边界……
「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不是时间先后,「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反动,同时,也是加强。三位一体那一刻,古典的信仰世界彻底坍塌,这个名字一方面来自人的自大,另一方面,也具备某种独属于奥本海默这些能够干涉世界命运的盗火者的淡漠又无可奈何的反讽。
因此普罗米修斯主题也许只是表象,人类意志的坍塌和其后留下的黑洞才是深层的反省,这点我觉得诺兰多少是注意到的,但是他真的是太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了,于是随着配乐轰隆隆向前,用眼花缭乱的MV式剪辑上演了一出正邪较量的爽剧,末了,留给观众一张若有所思的脸。
若有所思,也许,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