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非夹带看懂后的优越感表达,可以理解为是留点耐心二刷后的不同感受。艺术作品见仁见智,大家表达差评是个人自由,我对这些差评有所想法也是我的个人观点。
首映当日于k11 museum 看了IMAX,还领了IMAX专属海报回家,炫炫酷酷
首映看完心情复杂,很多对话内容都没有完全跟上。
本人不是所谓的诺兰粉,欣赏其作品多于个人,不会过度去渲染诺兰粉认为他一直追求理念的意义,但是这部电影的摄影手法、色彩、服饰布景都相当考究,偶尔出现的表达量子领域得抽象线条十分美感,质感十足,基于这种精致的感觉,我去二刷了。
结论:门槛稍高,一部值得去理清人物关系和对话内容的电影,带着已知去感受,整体的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跟随奥本海默一起走进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量子力学和伦理道德探索之路。
《奥本海默》不是一部轻松的电影,基于看的层面它是极美的,看完感觉是奇妙的,而心情是沉重的。
言归正传,其实部份观点在我看完第一遍也是持有的,二刷产生的这些改观,其实也是我写这篇小作文的动力。
1.解构时间线让故事支离破碎,令人观感不适。
我反而觉得这样的时间线才更有利于观众理解。
诺兰别的作品结构时间或许是为了刻意营造悬念,但这部显然不是,奥本海默的故事大家已经家喻户晓,诺兰没必要在悬念和反转上多下功夫,没有必要,但他依旧把三条线拧成一股麻绳:原子弹研究、战后听证会、反派斯特劳斯的晋升审核,为的不是提升传统意义上的观感,而是增加了电影的深度和信息量。
除了第一条线,剩下两线的呈现形式都可以说是听证会,诺兰在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穿插这两条线,目的就是通过听证会上的发问,对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研究进程中各种争议行动进行一个探讨,这是一种最即时的讨论。通过充满逻辑性的剪辑,让听证会探讨的内容紧紧围绕刚刚镜头里奥本海默的所做所为,这样不是反而降低观众的记忆负担? 如果像《萨利机长》那样传统的插叙剪辑,或许电影能探讨的东西仅仅只能围绕几个标志性事件,不然就会拍的更另观众不知所云。
归根结底,故事的定位就不仅仅要展现量子力学的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把原子弹这个火种交给人类所经历的道德伦理探索过程,奥本海默自始至终对原子能有着自身的恐惧和焦虑,这个过程充斥着他的自我否定和拧巴,所以这部电影自然不会像一个热血青年完成一项伟业这么简单和直接,观感不适的感觉仅仅停留在要费劲去理解内容层面。
2.蒙着所谓艺术性的外壳,令人昏昏欲睡,晦涩难懂
正如前文所说,这部电影是有门槛的,我认为如果觉得晦涩难懂更多是因为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因为影片仅仅是信息量多,需要持续专注并且略有背景知识,影片的节奏是好的,有背景知识就可以大概知道每段对话所指,可以畅快地看下来。
你说毕加索的画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我可以理解,但说《红楼梦》的人际关系弯弯绕绕让人觉得复杂,那一定是因为从第一页开始就没有仔细跟上,因为每一段进程都是清晰明理的。
当然了,如果不对量子物理的发展感兴趣自然很难专注跟上,影片和观影人有双向选择。
这部电影就像是和《星际穿越》走了两个极端,极致的想象和极致的纪实。
电影里波尔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问奥本海默“你代数好吗,代数就像是物理学家的乐谱”,奥本海默说“我很好”,波尔说“好的作曲家不仅是能看得懂乐谱,更能在心里听到听到它”。 我理解的“听到”,就是这些原子物理学家们从层层推进的数学公式里看见的更微观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天赋。
《星际穿越》所描绘极致想象就是已经成形的动人旋律,而《奥本海默》,就是把这位传奇的所作所为行为写成一个个音符,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在那些感兴趣的观众心里,产生一段震撼的旋律。
3.老白男的表达,和《芭比》的时代命题相比高下立判
在谈论诺兰又白又男表达的同时,会不会其实在说的是奥本海默本人?
首先,奥本海默不是诺兰笔下创造出的角色,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确实都是白人,而且诺兰的展现在我看来已经相当克制,更多的是纪实的历史事件展开,尽可能的把这个人所有的事情讲清楚,最后交给观众评判。
生活在九十年代初的奥本海默,在这个时代自然是相当的白男,狂妄自大不说,还搞婚外恋,撬墙角,自己甚至说用天赋可以弥补道德上的缺陷。 诺兰直白得把这些画面呈现出来,并没有渲染、美化,要的就是让观众全面认识这个人。
我不理解为什么角色本身的缺点反而成了抨击电影的理由,更不理解把旧时代的传奇和当时代的唤醒电影拿来相比的行为,难道不正是我们看到旧时代社会秩序的不足才发出当代的呼声? 说实话,这样的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
结尾讲一下最喜欢的部份:也是电影的结尾: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对话时,鼓声和铁器碰撞,一个看似宗教的预言在他的脑海中展开“他将成为世界的毁灭者,尽管后来并不是以物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