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这部电影有三个关键问题:
一、奥本海默为什么参与曼哈顿计划?
1.他是犹太裔,反纳粹;
2.想要证明理论的力量,电影里面很多次出现了“理论是有限的”这句台词,从他个人的求学经历来看他不擅长实验物理并且因此受到过揶揄。但是这里面有个悖论,如果他失败了说明自己的理论是有限的,成功了也反证了理论的有限,即理论还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力量,所以这里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的永恒矛盾。
3.乡愁,这从曼哈顿计划选址以及他多次要求召唤弟弟弗兰克进入小镇可以看出。
4.年轻气盛,需要通过这个看似伟大的任务来释放生命热情。
以上四个因素仅仅出于个人揣测,电影抛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给出明确解答。这也是诺兰的高明之处,他很有分寸地在艺术性上做文章,而把历史问题交给历史去评判,这就把艺术和历史的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
二、电影为什么采用第三人称和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
关于这一点也是诺兰遭到一部分人诟病的地方,确实有点炫技的成分,但是也有其用意。
首先是时空交错,电影里经常顺叙完以后就切到听证和审判的场景,从侧面体现了诺兰的历史观:人们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这也是历史狡猾的地方,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可能天差地别。
其次是这明明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偏偏采用了单纯从外部来描述的叙述方式,而且人物常常表里不一,这给观影带来了难度,观众需要自行判断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曼哈顿计划成功以后奥本海默上台面对那群科学家的时候明明说的是高兴庆祝的话,但却用了眩晕的特效,表现出了他内心的惶恐不安。
如果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其实更有利于观众理解奥本海默的心路历程,但是这样一来就容易把人物透明化和扁平化,不利于表现其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复杂性。于是这就牵扯到了第三个问题:
三、奥本海默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他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天才,拥有构想未来的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他身上除了有作为学者的科学理性,还受过比较好的人文教育,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都有所涉猎,这从开头他读《荒原》和看毕加索的画以及多次引用薄伽梵歌这些宗教类的书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他才会一边构想未来,一边对构想出的未来感到恐惧。他打从一开始就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只是因为第一点中的那些复杂因素,所以选择用侥幸心理麻痹自己,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因为逃避而消失,反而成为他之后人生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虽然这种科学探索和道德伦理之间的两难问题太过宏大,显然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而且几乎是每个科学家可能都要面对的困境,但奥本海默的人文关怀和加诸于之上的“原子弹之父”英雄光环使得这种痛苦在他身上被放大。奥本海默还是高估了自己,他只是一个倾向于自由思考的物理学家,但偏偏去搅政治这趟浑水,孰知这并不能解决这一普遍性的两难问题,所以悲剧也是情理之中,这一点爱因斯坦早有预言。
总之,奥本海默这一人物充满了张力,电影并没有扁平化地把他塑造成一个科学狂人或是爱国英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展现他的才华,他的恐惧、挣扎以及欲盖弥彰的矛盾心态。
一部人物传记拍出了科幻大片的气势,恐怕也只有诺兰能干得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