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拿普罗米修斯作比喻,明示奥本海默在主导制造核弹后,必将受到无尽煎熬。
三个重要时间点:
第一: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此之后,奥本海默作为原子弹之父,名声大振;
第二:1954年4月到5月,刘易斯·施特劳斯推动的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人员安全委员会听证会,撤销了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奥本海默备受质疑,人生跌入谷底;
第三,1959年6月19日,被总统提名为美国商务部长的刘易斯·施特劳斯未获得参议院通过,政治生涯也走向末路。
影片中出现的爱因斯坦,扮演了一个神棍般的角色,刘易斯·施特劳斯和奥本海默的矛盾因其而起,奥本海默的结局也被同爱因斯坦的对话所言中。
虽然片中主要角色均是著名的科学家,但是电影里所呈现出来的却像是立场分明的政客,为了名誉,为了地位不停地斗争。
奥本海默是否支持原子弹投入实战?答案是肯定的,片中说明了原因是只有理论科学家知道原子弹威力是不够的,普通民众仍无法理解原子弹的威力,需要在实战中投入,以残酷的现实来警醒世人。
之所以奥本海默被撤销安全许可,个人认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奥本海默不支持氢弹,失去了政府在政治上的支持。奥本海默又为何不支持氢弹?或许是因为原子弹已足够警醒世人了,威力更甚百倍的氢弹带给人类的恐怕只有更快地毁灭吧。
电影拍的感觉有点细碎了,时间又很长,观影体验其实并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