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诺兰没有特别的偏好,但是对物理曾经无比痴迷,对那些物理学的巨匠们更是喜读其传记,就这样走进影院,开始了三个小时零一分钟的沉浸式回忆与思考。
🌟不觉得沉重,也不会因此而沉默
1. 奥本海默被喻为给人类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因此备受道德困境的煎熬,其实不必……
没有奥本海默,没有核武器,也会有另一个人,另一个所谓的“普罗米修斯”,研发出另一种威力巨大的、毁天灭地的武器,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性,看似偶然,实则都是必然。所有文明的最终结局都是灭亡,没有什么可以亘古不变,文明越高级,与其相匹配的科技、军事力量就会越强,没有核武器,还会有其他的,这是历史必然性。只是奥本海默被选中了而已
2. 投放原子弹提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本海默参与了这个决策会议,以曼哈顿项目负责人的角度阐述了立场,此后因为看到爆炸后的惨烈而内心备受煎熬,大可不必,因为“小男孩”和“胖子”之下并无冤魂。
我是九一八纪念日那天去观影的,那些中国战场上的黑白记录照片,那些无辜的中国的百姓,那才是真正的冤魂,所以奥比不用自责。只能说那个年代的广岛长崎,得偿所愿吧。
3. 很喜欢杜鲁门的话,历史不会去评判谁研发了原子弹,历史只会审判谁投放了它。奥本海默的煎熬在杜鲁门眼里就是一个给自己加了很多戏份的玻璃心,无关对错,没有是非,怎样理解都可以,奥本海默心怀人类,杜鲁门有担当,人本身是复杂的,所处的局势也是复杂的,复杂之下所有的决定都只与立场、时局、形势、态度有关,没有黑与白,世界是不同程度的灰调
🌟不会无助无力,只是时常想起悲观的大刘,想起他笔下的叶文洁
理论计算的链式反应有极小概率会无限循环下去,那样的情况下,引爆原子弹相当于把地球变成了太阳,无限循环的巨大能量释放,人类会被毁灭。可是曼哈顿计划并没有因此停止,奥本海默的内心,真的没有挣扎过吗?还是他也曾想过同当时的纳粹德国一起走向毁灭,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归宿?那时候我总想起悲观的大刘,和他笔下的叶文洁,对人类文明罪恶的一面彻底失望,是不是毁灭才会有新生?
🌟诺兰讲故事还是一流的,但他思想上可能真的老了
1. 奥本海默传奇的一生充满着各种复杂性,他大爱人类,担心核武器会被滥用并摧毁整个文明,为此晚年一直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四处奔走。但是他私德很差,不忠于婚姻,不怜爱自己的孩子,他傲慢无礼,四处树敌。他是复杂的,复杂黑白之间都无法精准描述他,如果要用色彩,他一定是彩色,丰富的,有阴郁的蓝靛紫,又有明艳的红橙黄。诺兰用两个黑白和彩色两种回忆相交织的方式来呈现这种复杂性。有人说,施特劳斯的回忆是黑白的,奥本海默的回忆是彩色的,我却不这么认为。黑白的呈现是正大光明的对立面,彩色才是复杂的奥本海默更完整的呈现。
2. 虽然诺兰讲故事一流,交织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引人入胜。但是他思想可能真的是老了。对于女性的描写太少,刻画的女性人物侧重更多在于辅助与支持,尤其和芭比同一天上映,女性主义盛行的今日,高下立见。男性群像如此恢宏,女性只是他们的附属,小花小草,收收床单。诺兰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