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口碑从北美炸到了内地。
烂番茄新鲜度93%,观众评分91%。
目前,电影的全球票房达到了7.89亿美元(人民币57亿)。
毫无疑问,它就是暑期末尾最火爆的片子。
01,
然而,这一部口碑佳作,在内地的票房却很一般。
上映首日3828万,第四天达到1.29亿。
猫眼上的预测成绩接近4亿。
票房和上座率都是第一名,但是排片量却在递减。
从首日的20%下降到了今天的17%。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在了「时长」上。
一般的电影,都在10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
有的电影为了商业效应,甚至不惜砍掉时长,来迎合电影院的排片。
诺兰是一个很坚持初衷和自我的电影人,宁愿不上映也不愿去删减去妥协。
《奥本海默》的时长达到180分钟。
电影院排2场《奥本海默》,都可以排三场其他电影了。
这一笔账大家都会算,对于票房的影响显而易见。
就像之前的《长安三万里》一样,口碑过硬,但在排片不占优势。
《长安三万里》还能够密钥延期,但是《奥本》就很吃亏了。
因此,本来是一部能够在内地冲刺10亿的电影,如今,只能够5亿收尾了。
电影文戏占据了90%。
但是诺兰的控场调度能力,视听设置确实非同一般。
在冗长的对话戏中,背景音乐逐步铺垫深入,不会让你觉得疲惫和无聊。
开场,诺兰就设置了两场不同视角的审视,呈现出一个多面的奥本海默。
彩色的画面,是从男主角的主观视角入手,展现他制造原子弹的过程。
而黑白的色调,则是从他者的角度,用第三视角将主角和观众们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远。
展现了别人眼中的「奥本海默」形象,也有利于塑造奥本海默的传奇性。
不同视角下的男主性格截然不同。
他是一位天才科学家,真诚坦白,才华出众。
但是这一类天才,很难看到自己的另外一面,那就是自信自负,口无遮拦。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才让对方抓住了把柄,最终也成为扳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非线性叙事,导演闪回式,碎片化的不规则结构,具有很鲜明的后现代解析主义风格,可以在心理层面,提升观众和主角之间的精神契合度。
02,
根据诺兰的讲述,自己拍摄《奥本海默》,是因为这个人物,他曾经「改变了世界」。
我们都生活在奥本海默创造的世界里,这一段历史也愈久弥香。
真实的人物传记并不好拍摄,因为不像其他电影那样,拥有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剧情。
在观众们已知的结局中,如何能够将剧情玩出了花样,也成为了考验导演能力的重要标尺。
前面两个小时,重点阐述了主角对于原子弹的研究。
在制造原子弹期间,他呈现出了一位科学家的出众的才华和思维之长。
致力于学术研究,而摒弃了很多对于军方的顾虑,对于实验成功之后将辅助何处的思索。
美国将原子弹用到了战争中,那是一声惊雷。
美军向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瞬间夷为平地,几十万人陷入到了黑色恐惧之中。
奥本海默一度被动。
只想过成功与失败,没有想过是非,这让自己深陷到了道德的困境之中。
他开始思索自己研究的意义。
在最后的一个小时,围绕在主角身边的各种情绪才得以释放。
纠结,自责,悔恨。
电影充斥着理想和现实,科技与政治之间的矛盾和平衡。
从主角的成功和困顿中,也可以看出电影中隐藏的悲凉和无奈。
这是一个科学家命运的缩影,也是对于美国科学和政治之间的冲突的呈现。
在政治斗争面前,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在为其服务。
像奥本海默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都难逃这样的凄凉结局。
我想,这也是诺兰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03,
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宣传「真实拍摄」。
熟悉诺兰的观众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实拍狂魔。
从《星际穿越》到《敦刻尔克》,他在电影筹备之时,就可以种植500亩玉米,可以将摄像机绑在战机上,呈现最为震撼的视听效果。
《奥本海默》上映时,很多人也想要一睹「原子弹爆发」的魅力。
硕大无比的蘑菇云升起,震耳欲聋的响声,配合着IMAX影厅的超强视效。
热浪滚滚,白光消弭。
这样的震撼,强大的冲击力,仿佛就在身边。
诺兰对于这一段高潮的处理,很有技巧。
声画错位的技巧,核爆时视觉呈现与听觉感官上的分离,让你很直观感受到核爆时的威力。
我认为和诺兰想要表达的人性主题相比,这些震撼人心的视听享受,都显得非常次要了吧。
黑白彩色双线的叙事,到了结尾处截然而至,合二为一。
在彩色视角中实现了同步。
喧闹之后,一切归于沉寂。
诺兰再度定位了自己,完成了对于人物传记的重构。
在这几年,好莱坞大片经历了从如日中天到一片哀嚎的过程。
今年的好莱坞大片接连扑街,最好的票房也仅仅只有《速度与激情10》的9.84亿。
好莱坞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
诺兰延续了一个出色电影人对于好莱坞工业动力,创新等各方面的衣钵传承。
他的「潘多拉魔盒」,没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