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个很会拍电影的导演,他十分熟练掌握电影语言构造,通过音画设计架设与观众接受之间的桥梁,情景带入催动情绪是他的拿手好戏,在人物传记片上同样如此,也更加明显。
在题材方面,我本身对奥本海默真人没有太大兴趣,我更想看海森堡为核心拍成人物传记。信用卡提供的电影特价让我有了观影的想法。奥本海默其人时代历史,已经有太多人写了,我也从不把电影历史完全当作现实历史,本文主要是影片个人印象,介绍诺兰在本片中展现的电影手法。
奥本海默其人时代历史,已经有太多人写了,我也从不把电影历史完全当作现实历史,本文主要是影片个人印象,介绍诺兰在本片中展现的电影手法。
《奥本海默》三个小时,一反常态,没有大量历史背景的展现,以大量对话,集中篇幅在调查团队审查奥本海默环节。如果对人物,对时代政治,对麦卡锡时代一点不知道的,建议看国语配音版,大量对话里含有人名,历史事件,加上切线频繁,看字幕脑中人物历史对号容易会失去仔细观察影片细节的时机,盯字幕也会提高三小时的视觉疲劳。本片重人物相对轻剧情,有观众因为感枯燥玩手机,也有看不完电影离场的。是否能代入导演营造的主人公心灵世界,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观感。
本片结构是一开始倒序讲了刘易斯.施特劳斯诚意邀请奥本海默的往事,两人的表现差异,暗示了原子能协会AEC主席施特劳斯与顾问GAC主席奥本海默的后续冲突,然后一路顺序演进,从青年时代很快到了主角去美国任教再辗转去洛斯阿拉莫斯。
青年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只用几个镜头交待了学生时代的奥本海默精神状态问题,而后他通过欣赏艺术实现了自我拯救,他想象中未知莫测略带恐惧的宇宙在这个过程中收回到内心深处,物理学给了他力量,他克服了自我。量子宇宙和各种原子物理的展现是采用特效画面的形式,没有用复杂的术语去解释,其短促还是漫长也是对人物心境的解释。直到主角观摩原子弹爆破及爆破后,大气层毁灭的画面直接展现了人物的内心焦虑困惑,少年时代的未知恐惧又回来了,这就是诺兰在本片的拿手好戏,用画面视效带动观众情绪,而不是铺排视效奇观。
插叙慢慢浮现,彩色画面这条线是奥本海默感知的现实世界,黑白画面这条线是施特劳斯线。刘易斯.施特劳斯在片中是一种强大势力的象征,暗喻阴谋、嫉妒,以及围绕奥本海默的时代政治,黑白也意味着虚伪、残酷、无情,揭示了某些势力与人在麦卡锡时代围剿美共分子的史实,里面有施特劳斯与奥本海默闹翻的过程,也刻画了他最终被取消安全许可,打回平民的始作俑者——施特劳斯代表的科学界政治官僚。
影片中段开始描写奥本海默在陆军领导的曼哈顿计划中大显身手,他博识什么都懂些的跨界整合能力获得陆军官员的认可。他展现了如何利用人格魅力吸引团结人才,支持工会获得同事认可,他欧陆绅士的风格,表现出的自信远见、善于社交的一面,吸引了很多人,同时他的自傲孤僻、坚持已见,对不感兴趣的人不屑一顾,也推出了反对他的敌对面,包括后来的“氢弹之父”。他手下的不少科学家在专注自己的领域是超过奥本的,如何管理好这些”大拿“,奥本海默展现了看人下菜碟的灵活实用。他是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同时也能较好处理与军方最关心的政治可靠,甚至主动讲出部分军方关注的”情报“。哪怕在小镇生活时,他对情人的思念幽会与妻子的若即若离持续始终,在紧张的原子能研发过程中,他个人的生活没有中断,抽出一次时机私会情人,其他科学工作者也一样,第一年在小镇大家都没闲着(故事对其他科学家一点没展开),直到陆军将军抱怨生了一大堆孩子。
如果平铺直叙拍到完,一定会大段描写原子弹团队研发的故事,然而诺兰偏偏没把重点放在这里,主要是围绕着奥本海默的精神世界。奥本是项目的主导者,也是自我生活的主导者,然而外界的力量不断打乱他的生活,奥本如何穿越阴谋的铁幕,保持自我,奥本海默的人格世界才是影片要讲述的。
影片在中期开始频繁使用插叙互换闪回,使用彩色黑白世界多线组接的方式,把人物的私生活、政敌的阴谋与曼哈顿计划主线缝合在一起,重头戏就是对奥本的反复审查。这里镜头使用很讲究,经常使用第三者观察视角,从对话者审查者的左右肩头(屏幕边缘是脸庞)拍摄,制造陌生间距的历史感(这种视角在观察主角以外的人物时边缘是静物或墙壁),让人产生对主角处境的焦虑,然后等待对话讲完,很快切到另一条线的特写镜头上,捕捉人物微妙的表情细节,用以表示对话是讲真实还是掩饰后的谎言,特写镜头越短越有所隐藏,影片后期长时间的特写镜头对话才意味着人物交代出部分实情。镜头有时几句台词就切换时间线,给人阴谋迫近的紧张感。审查过程中有一段从左肩到右肩的镜头平移,暗示主角在调查期间被人把私生活扒得一丝不挂,这种视觉力量让观众共情了主角的处境。在诺兰手里,镜头展现了心理叙事的力量。
奥本的主视点更多用特写表现了他内心的波澜与焦燥不安,画面中核曝的白光与轰鸣一起出现在其他场景,他可以讲着场面的话,心里却充满着质疑,就象调查员说主角并没有真正吐露全部真实,他在最关键时刻的证词也没有讲出心里话,他心中画面瞬间出现了情人淹死在浴缸突入一只黑手套。他反对发展核武,批评核竞赛的原因并不源自曾有亲左政治的亲人朋友,更来自于对美国政府及政治势力的高度不信任,他心中意识到那股势力就是杀死情人伪装成自杀的凶手,他们也会杀死更多人来维持权力。他们既不在乎一个人的死活,也不在乎千万人的死活。
音乐在影片中强烈引导了观众的情绪,每一段情节都有一段独自的旋律,由音乐把不同时间线的情节线索收束到一起。不同的旋律也代表了不同的情绪,比如当奥本海默在小镇刚建成穿起军服被建议做回自我之后,他又穿起了便衣,戴起了标志性的帽子,这时音乐交响雄浑有力,表现他决心坚持自我。又如核爆前,妻子从床单之前看到吉普车,焦虑的音乐响起,这一段旋律是专为核爆前的不安心境,妻子的不安与奥本自己的不安是相似又不同的。一旦音乐旋律变化,你就能知道当前故事的情节变化了,人物心境变化了,音乐旋律就是在插叙频繁的电影中为观众指示剧情有变的无声话外音。同样,音响的节奏也起到了强化人物情绪的作用,核爆成功之后小教堂庆功演讲前观众的踏鞋声在几段情节中加速演绎,急促的脚踏声代表了渴望胜利的狂热、战争的脚步、人类的对抗等等,主角的强烈不安通过声音变调传递给观众,音响、画面代替了内心独白,与特写表情交织在一起,对观众提示主角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述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相反的。
在核爆的场景,静默缓慢带来了不安,主角观察着蘑菇云从明亮的火团翻卷成橘色黑边的暗焰,正与前面的梵文相合,主角所想在观众的心中出现:我是毁灭世界的死神。此时奥本海默的观测物就是他心中的升腾想法。在漫长的心理时间后冲击波到来,这是给观众的第二次情绪冲击。
最后,影片对其他知名人物的使用是收敛的,爱因斯坦过于有名,又没有参加原子弹实际研制,他的出场其实就一两次,反复在插叙背景中出现,结局引出了主角心中醒悟的一刻密,由爱因斯坦来点睛,这个结尾诺兰的安排很巧妙。
要做到上述这一切,导演要从剧本创作入手,让非线性叙事结构有效强化悬念、情绪,节奏上越来越紧迫,主角和观众都陷于某个“可能”正在迫近的焦虑中。为了让观众不至于在频繁插叙的人物对话中迷失,黑白影像代表了两种视角两种时间,音乐起到了聚合线索引领情绪变化的作用,音响强化对于某种“想法”放大,从不安到无法克制,最终唤醒了内心,促使人物行动。剧本在场景指示段落就对摄像作好指示,运用电影视觉的强大意象制造更强烈的情绪漩涡,节奏在真相大白后舒缓下来,结局把倒叙的首尾对接起来,揭示了本片次要悬念“主角与爱因斯坦发生了什么”,爱因斯坦一席话离开去,主角与观众一同在最后猛醒,对人类世界未来的不安强烈溢出银幕,传递到了观众的心中,这一刻诺兰的电影叙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