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意识到,诺兰是唯一一个让我在看电影之前主观愿意且认为有必要预习电影背景的导演。
得知电影上映后,立马读了一篇“奥本海默事件”的文章,对故事的历史背景、出场人物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周五晚上便跑来电影院了,可谓诚意十足。
也多亏我在事前做了攻略,看下来不会迷失在诺兰的多线叙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了影片试图传递的情绪。奥本和格罗夫斯的两段对白很是有趣,大概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
但回想起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爆炸时的无声片段,是爆炸后在跺脚声与刺眼光芒中进行的那次演讲,是听证会上检察官紧逼的一次次问询。对啊,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道德顾虑的?而身为观众与人物共情的我,又是什么时候有道德顾虑的?
最为精妙的,应该是诺兰对最后一个场景的处理,也就是奥本与爱因斯坦对话的场景。在爱因斯坦的“预言”中,奥本戴上了不为他而颁发的奖章,而大概一辈子也体会不到这种悲伤的施特劳斯,脑中想的只有“他到底说了什么,让爱因斯坦不愿再正视我?”,讽刺之极。
两条叙事线在这一刻达到情绪上的交合,再借爱因斯坦之嘴交代清楚奥本的终末,扁平的情节却被塑造得如此富有情感层次,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