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绝对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了,但是我扪心自问实难向同层次的人“推荐”“更别说“力荐”了。说这是我认识诺兰以来最失望的一部也不为过。
这是诺兰至今台词最多的一部电影,因为它真不像以前任何一部能有很多纯粹的画面,这部就是拍人的,拍一群特定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海量台词和人名,为了能把这些确实参与过事情的人名全请进来我甚至感到了导演的疲于奔命。
我也不好说一部非战场或艺术上的“明星”的真实人物传记能拍成啥样、能多有趣,因为太少了我也没有看过什么,那我就只以想看一部人物传记的朴素情怀去考虑。而在努力破除对诺导的粉丝滤镜、迷信与期待后,只能说既然是拍一部这样类型的电影,也许大导演你应该懂得为题材服务,在适当的时候拍一部一以贯之的作品,而不该不克制使用你那些眼花缭乱的翻覆剪辑,也实该对故事的过程做出取舍,你要么拍着重于对原子弹诞生的描写,像《敦刻尔克》一样一部历史事件剧或者科学家群像,要么就直接以核爆开篇一声惊雷,重点拍战后奥本海默与麦卡锡主义或只与路易斯·施特劳斯的斗争,一部人物为轴外扩的历史后传。现在的这样只剩下了一个“满”字,是一部缺乏阅读魅力的电影。
核爆后表现奥本内心的斗争煎熬的片段堪称大师,其余部分只能说难以批评,但看完也难说留存了什么对奥本海默这个都值得被拍成电影的人本该有的阅后体验,和看完Wikipedia以后体验差异低于预期,倒是多了精美写实的插图或”影儿”,可奥本海默依然离我很远。他在三小时里都没给我更多深入阅读的窗口啊,整部电影给观众以喘息,以沉淀情绪和消化情节的时间了吗?导致最后与施特劳斯的斗争也完全没有调动起来,整个七零八碎,无效闪回。整部电影下来,我感觉也像在和德国和苏联科学家赛跑,又急又长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