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基里安·墨菲主演的二战题材传记电影,讲述了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参与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和后果。电影以奥本海默在1954年接受安全审查为线索,回溯了他在1939年至1945年间在曼哈顿计划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抉择,以及他与同事、朋友、恋人、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和冲突。
这是一部密集而复杂的电影,奥本海默的故事在混乱的时间线中上演,将法庭上的道德戏剧、个人浪漫关系、实验室中的醒悟和演讲时的个人崇拜交织在一起。但更重要的是,奥本海默是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奥本海默是原子时代的弗兰肯斯坦,一个被科学的无限可能性所吸引的人。然而当他意识到他的创造物具有无限的破坏能力时,为时已晚。但是最终,这个故事中的怪物不是奥本海默的发明,而是它在人类身上释放的毁灭欲望。随着电影的展开,这种认识不可避免地在奥本海默那张因道德罪恶感的终日萦绕而显得十分空洞的脸上显现出来,将基里安·墨菲那双如坠冰窟般冰蓝的眼睛中透露出的远见利用得淋漓尽致。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历史、科学、政治、道德、人性等方面的复杂交织。诺兰通过奥本海默这个角色,展现了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剧英雄,他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献出了自己的火种,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电影不仅还原了原子弹诞生背后的历史真相和细节,也探讨了原子弹对世界和人类造成的深远影响和隐患。同时,也反映了诺兰对时代的告白,他试图通过奥本海默这个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科学、艺术、权力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电影的风格是典型的诺兰式的。诺兰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奥本海默在审查中回忆过去来串联起不同时空下的故事片段。诺兰运用了黑白与彩色画面交替切换来区分不同的时间线和场景,以及音乐配乐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绪。诺兰的视听语言精妙绝伦,他通过大量的细节和符号来传达电影的主题和信息,比如奥本海默的眼神、手势、服装等。原子弹及其造成的后果定义了奥本海默的遗产,也塑造了这部电影。诺兰对炸弹的制造进行了深入而长时间的研究,这是一个令人着迷且令人震惊的过程,但他并没有重新演绎这些袭击;没有死者的纪实照片,也没有灰烬中的城市全景,也没有被视为他道德绝对的决定。爆炸的恐怖、所造成的痛苦的严重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备竞赛贯穿了整部电影。《奥本海默》在形式和概念上都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且非常引人入胜,但诺兰的电影制作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它所涉及的历史。
电影的剧情节奏相当紧凑而引人入胜,三小时的观影竟令人有些喘不过气。这不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故事,相反,诺兰突然将你带入奥本海默的生活漩涡,并通过他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场景。这种快节奏和支离破碎的叙事贯穿了全篇,诺兰在这幅立体主义肖像中不断填充,在时间线持续的跳跃穿梭之间引入了大批人物。电影中有很多历史上真实发生或虚构的事件和细节,比如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的通信、奥本海默与塔特洛克的恋情、奥本海默与施特劳斯的对抗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都鲜活而立体,基里安·墨菲将奥本海默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既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多情的情人,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技术知识和道德问题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并驱动着电影的一切。从频繁而突然的刺耳不和谐声音和鼓舞人心的配乐到看似杂乱无章但最终将所有剧情穿针引线般结合到一起的剪辑,将观影者推向真实却惊悚的历史。电影坚持强调奥本海默的个人痛苦——这个男人一开始就雄心勃勃地想要了解人类所能知道的最新事物,长大后负责起曼哈顿计划,直到最后相信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战后原子能世界的开启负有责任。这是一种感伤的错觉,因为科学和政治这两个领域对于奥本海默都不甚关心,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他的高尚品格,即合理地限制战争。但当观影者看到原子爆炸场景的惊人重现时,至少可以开始理解他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害怕原子弹——令人敬而畏。
《奥本海默》是一部历史与艺术相结合的杰作,它不仅介绍了奥本海默与原子弹,也让观影者思考了科学、政治、道德、人性等许多方面的问题。电影可能有些过于冗长和复杂,对白有些晦涩和生硬,但其有着深刻而广阔的主题、精湛而独特的风格、紧张而感人的剧情、出色而饱满的人物。而正如这部充满灵感的电影所暗示的那样,奥本海默最大的悲剧是他无法通过自己的发明拯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