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是大众精神产品的典范,其中提醒当代人需要持续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和一个(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界相处;对电影中的奥本海默来说,是发明核弹技术是否正当的问题。

“技术中立论”是推进这一问题首先要处理的一种流行看法;它显而易见地符合科学主义思潮下当代人对技术的想象——技术是某种客观、中性、本身无害的东西,技术就在那里现成地存在着,端看人如何使用。这一想法忽略了技术的源头,是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发明出某种技术,用这种技术来解决某些问题。驯马骑马的技术,是为了交通和战争;枪支大炮的发明,明确地就是为了战争;核弹技术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学术问题——虽然它必然动用大量学术资源——而是为了威慑敌国(且不管敌国是正义还是邪恶)。

海德格尔讲“因缘联络”,即是说世界万物因为效用串联起一个整体关系,比如树木和人的生活之间就有砍树-制木-造屋-防风避雨-居住的因缘关系,如果你说造屋的技术是中立的,那就无法解释房屋为什么都要设计屋顶和四壁,这项技术实际深深打上了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需求,一点也不“中立”。

当然,我们一般不说造屋的技术中立不中立,因为它听起来人畜无害;让我们纠结的常常是那种据说有害的技术,比如以网络游戏、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下的产品形态,当然,更直接也是更让人类惧怕的就是《奥本海默》中的核弹技术;盟国对广岛和长崎扔了原子弹,这时候人们说核弹技术是“中立”的或不是。

此时我们基本上是在无害的意义上使用“中立”一词。刚才已经说到,任何技术都是因为人类活动的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的,我们当然无法简单区分出有益的目的和有害的目的,可能多数技术的发明只有一个一般的目的,比如驯马/骑马的技术是为了运输,但核弹技术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为了战争。

的确,你可以使用核弹去炸纳粹德国,也可以去炸日本,甚至可以去炸苏联,更好的说法是,既然你可以用核弹轰炸日本,那你就可以在任何时间用它去轰炸任何国家,包括乌克兰;总之,核弹诞生那天起就是为战争服务的,至于你是用它来打自卫战争还是侵略战争,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那无论如何都是战争,都是为了最高效地消灭生命。

事情并不分为两半:一半是纯粹理论应用的、中立的原子弹技术研发期,一半是奥本海默团队交出技术,从此技术不受控制;原子弹技术从一开始就被战争目的统摄,它有预算和时限,有明确的出于政治原因的保密要求,为了赶上波兹坦会议,试爆必须提前。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说到,原子弹技术一旦发明出来,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就无法再控制它了。

片中,杜鲁门总统说人们只会恨那个下令扔原子弹的人,而不是发明它的人,他固然是想安慰主人公,但这种安慰显然是失效的,我们想象中那种纯粹客观、绝对中立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的形象恐怕只是种幻象。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