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自身经历,对原子弹、氢弹之类的很好奇,再加上诺兰导演,可谓是我八月最期待的一部电影。踩着8月的尾巴,终于去看了。

对于影片,看完后有些纷繁杂乱且没有逻辑的感受:

1.把影片分为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交付以及交付后几个阶段来看,我能看到他人性的挣扎、自我的纠结,刻画了一个复杂的灵魂,让人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段对奥本海默的描述“他野心勃勃又没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断坚决又惶恐不安,他坚忍淡泊又充满困惑”,他身上有一种矛盾,一种自我拉扯的破碎感,一种对科学研究的偏执和对人类的悲悯,一种和平与战争这个宏观命题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又令他充满了迷人的悲剧气质;

2.另外,影片后半段,奥本海默担心爆炸带来的连锁反应给世界带来科学意义上的毁灭并没有发生,可是世界还是毁灭了,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之中,我不禁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杂文:杨学武的《文人的政治幼稚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以及这个标题,它同样也适用于科研工作者。但这里我也有一些矛盾,奥本海默真的是政治幼稚病吗?还是如影片中所提及的另一种假设,他其实是预想的到事情的发展趋势的,但他某种意义上默认了,他希望通过这场政治上的“迫害”,来抵消掉他内心的罪恶感,来获得自我的救赎,这样想,我是否又把人心想的太罪恶了呢?我也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中。

3.不仅仅是对这部片子,而是很多以男性为主的带有纪传风格的影片中,都对于男性乱糟糟的情史有所着墨,可能是性别带来的壁垒,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些情节除了让我感觉到男主内心的惶惑不安外,是为了表达什么?也希望看到其他男性影迷是如何理解的这些场景的;

4.因为之前学习管理时常常提及曼哈顿计划,从这个角度看,奥本海默真的是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从他身上看到情绪稳定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5.这部电影比较冗长,碎片化的叙事,多样的叙事手法交织,而且依赖大段大段的对话来推动(中间有些对话我认为是精彩的,有一种看智者交锋的爽感),中间也确实有观众开始玩手机,或是离席的,所以见仁见智,整体类纪录片,如果你不喜欢看纪录片的,可能到后半段会觉得有点难熬;另一个挑战,特别是对我而言,作为一个脸盲患者,要在观影过程中分出大量的精力来努力记住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看完后我以为如果我先去看了传记、更了解历史背景后再去看影片,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也更有收获;

6.我现在找到了我评判一部电影是否是好电影的生理反应,就是:如果看完一部电影以后,想要喝瓶酒,对我来说,这就是好电影了。是的,今晚又想喝酒了…

7.最后,为什么总有男观众致力于向他的女伴解释剧情、发表感想,他的女伴并没有问他呀,他是觉得这样会显得比较聪明吗?我不理解,真的好吵。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