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部电影可以有很多理由,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这个理由是共情;不需要知道曼哈顿计划,不需要了解原子弹,不需要认识玻儿海森堡泰勒,奥本海默这个角色本身就给了我足够多的代入感。
第一次代入是看到奥本海默在课上受了委屈后给苹果注射氰化钾,这个场景我很熟悉,在学校里受委屈后脑补过很多不择手段报复仇人的画面,当然论执行力还是他强。
第二次代入是奥本海默与格罗夫斯对谈,成为曼哈顿项目的负责人的场景。我的职业生涯并不是很顺利,或者说我的生活在大学后就不是很顺利了,从履历上看,我经历过比同龄人更多的失败。我的两份工作都是类似的场景下获得的:与老板对谈然后争取到offer。我的朋友们的路径更多的是:读个不错的学校,找到不错的实习机会,然后通过校招进入知名的公司。我的路线截然不同。严格来说我没有实习经历,因为我不知道实习是什么,有什么用,以为找个地方开个实习证明就完事儿了。这一方面是信息差,但主要原因还是我对参与社会活动和在社会上生存没有概念。我的前两份产品经理工作都来自于与老板的口遁。一直到现在,我一直没有经历过大厂的标准的产品经理职业训练,是个纯纯的野路子产品经理。
第三次代入是奥本海默与两位女性的关系。在我的视角里他们的关系是友情+性欲。他以他认为对待情侣、爱人该有的方式对待她们,履行情人、伴侣这两个角色的义务;但他自己清楚,他不爱两位中的任何一个,爱情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也能理解他和琼的相处模式,理解身处其中的纠结、茫然与留恋。理解他面对被孩子折磨得痛苦不已的kitty时选择把孩子寄养在朋友那里的选择。
第四次代入是奥本海默与帕什对谈时,想保护项目成员却又力不从心的无奈。这是我目前还没解决的问题。我能共情每个成员的幸苦和劳累,甚至能共情老板和甲方(主要是因为我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并不是因为被老板pua了)。但这种共情有时成为了我推动项目时的阻力。古人说慈不掌兵,我深以为然,我这个尿性可能注定干不好管理。
第五次是奥本海默挽留泰勒时。为了保证项目推进要把泰勒换下去,为了保住泰勒的命,要同意他继续氢弹的研究,并每周与他进行学术讨论。即便他的努力是不被泰勒理解的。
第六次是奥本海默面对秘密听证会,明知不公也要应诉;我没觉得成为一个殉道者是什么高尚的事情,但当对方拿我的事迹一顿春秋笔法加工后攻击我时,坦白来讲,我会觉得这是对这件事在另一个角度的剖析。所以你分析你的,我解释我的,我只能也只会做到这种程度了以及在听证会期间他无法对劳伦斯、泰勒这些人产生敌意这些场景。他明白大家各有各的境遇,面对各自的困难,理应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他不应该因为这些选择对他不利就苛责对方。
最后我不确定的是,我能否对成为死神这件事共情。想象自己导致22万人的丧生和自己真的导致22万人丧生截然不同。
然后整部电影的视觉很好很好,镜头很好很好,基莲演技很好很好,音效很好很好。遇到一部喜欢的电影不容易,但好在我总能遇到喜欢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