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奥本海默》后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可能对于奥本海默本人以及印度教哲学感兴趣的朋友有启发:

在印度教中,与许多其他宗教不同:灵性和肉欲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诚然,可以在没有肉欲的情况下追求灵性,但肉欲并不被认为与灵性是对立。

在轰动一时的传记片《奥本海默》中,“原子弹之父”在做爱场景中背诵《薄伽梵歌》,一些“印度教保护者”的愤怒让我感到困惑。 在乌代·马胡卡写给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封信中概括了他们的集体焦虑。 马胡卡是 2020 年任命的信息专员,也是“拯救文化和拯救印度基金会”的创始人。

他在那封信中写道:“我们注意到电影《奥本海默》中有一个场景对印度教进行了严厉的攻击。 据社交媒体报道,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显示,一名女子让一名男子大声朗读《薄伽梵歌》,同时征服他做爱。 她一手握着薄伽梵歌,另一只手似乎正在调整体位。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最受尊敬的经典之一。 一直是无数过着自制生活、表现出无私崇高行为的出家人、禁欲者和传奇人物的灵感来源。 我们不知道科学家生活中这个不必要的场景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但这是对十亿宽容的印度教徒宗教信仰的直接攻击,相当于对印度教社区发动战争,似乎是反印度教势力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这封信接着说,好莱坞小心翼翼地“对《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没有以任何可能冒犯普通穆斯林价值体系的方式进行描述,即使制作的是基于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东西”并问道, “为什么不应该向印度教徒提供同样的礼遇呢?” 这封信敦促诺兰“从你在世界各地的电影中删除这一场景”,并补充道,“如果你选择忽视这一呼吁,它将被视为对印度文明的蓄意攻击。”

在我看来,马胡卡的愤怒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和广播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对他的观点的认可也是误导,他甚至威胁要对中央电影认证委员会(CBFC)采取行动,清理这部电影。 事实上,与许多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灵性和肉欲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诚然,可以在没有肉欲的情况下追求灵性,但肉欲并不被认为与灵性或法(Dharma) 对立。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教世界观中的四个最高的目标是Dharma(正确的行为)、Artha(追求物质福祉)、Kama(欲望和感官)和Moksha(救赎)。 因此,印度教也许是世界上唯一赋予爱欲哲学有效性的主要宗教,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整体平衡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瓦茨亚亚那(Vatsyayana)在《欲经》中所解释的那样,四种普鲁萨塔(Purushartha)中的每一个都按比例追求而不被排除在外。

英国人对我们的哲学传统中对感性的开明接受表示反感。 英国人是殖民者,他们试图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和基督教伦理强加给“本土”的“堕落”道德品质。 根据他们的说法,印度教徒“被仇恨、可怕的信仰和习俗所束缚——难以言表的想法”。 他们的黑暗世界充满了“欲望”,他们的文化“没有道德准则:容忍一妻多夫制和一夫多妻制,并最大程度支持感官享受”。 他们的崇拜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令人厌恶和不道德”,而印度教徒本人也遭受了“无与伦比的性堕落”。

不幸的是,今天,“拯救”印度教和“文化”的新传道者已经开始附和殖民者的观点。 印度教不是闪米特宗教(Semitic religion),但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高度细致和复杂的观点。 这就是为什么在《薄伽梵歌》中对尼什卡玛业力(nishkama karma)进行不朽布道的战车手奎师那也是最完美的情人,他与牧牛姑娘的调情和爱在《毗湿奴往世书》、《哈里瓦姆沙》和《薄伽梵往世书》中都有明确的细节描述。 他与拉妲的浪漫史是大量空灵而明确的情色文学的核心,无论是印度诗人贾亚德瓦(Jayadeva)的《戈文达赞/Gita Govind》还是苏尔达斯(Surdas)、比哈里(Bihari)、维迪亚帕蒂(Vidyapati)、昌迪达萨(Chandidasa)、米拉(Mira)、安达尔(Andal)等人的诗歌。

事实上,奎师那(Krishna) 被称为Srinagaramurthimam,是爱和性感的化身,拉妲不是他的妻子,被称为Raseshwari——性感情绪的本质。 这一切对于英国人来说都是无法理解的,而悲剧在于,印度教的辉煌壮丽,正在被当今追随者贬低至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他们反印度教,四处骚扰年轻夫妇,并反对女演员迪皮卡·帕度柯妮 (Deepika Padukone) 穿着橙色比基尼。

印度教并不认可享乐主义或肆意的肉欲。 但是,正如克久拉霍神庙的结构所显示的那样,它并没有看到物质与精神的分离。 在克久拉霍神庙的底部我们描绘了无拘无束的情欲,供公众观看。 中心描绘了湿婆或毗湿奴及其神圣配偶。 在印度教寺庙的塔顶(Shikhara),我们拥有三位一体(Trinity),从而标志着感官和精神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第一个是生活的有效部分,第二个是人们所渴望的解脱。

奥本海默认为《薄伽梵歌》是他最喜欢的书之一。 年轻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梵文。 他带着“喜悦和极大的魅力”阅读了古梵文作家迦梨陀娑写的《云信使 Meghaduta》。 他了解印度教的时间循环、起源、存在和灭亡。 当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进行试验时,《薄伽梵歌》第 12 节的诗句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如果千子的光辉同时冲向天空,那将是伟大的光辉天空。 If the radiance of a thousand sons were to burst at once into the sky, that would be the splendour of the mighty sky。” 但他敏锐地意识到他的发明会被滥用。 这就是为什么《薄伽梵歌》中的诗句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现在我成为死亡,世界的毁灭者 Now I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the World”。 事实上,他在做爱之前、期间或之后说了这句话,这对于印度教徒意识到印度教的伟大且开明,应该是最不重要的。

英文原文出处:https://www.firstpost.com/opinion/why-oppenheimer-controversy-is-a-misplaced-outrage-over-bhagavad-gita-12925572.html

作者:Pavan K Varma Last Updated:July 27, 2023 21:08:58 IST

本文作者是前外交官、作家和政治家。 上述文章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