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观影过程是震撼的,甚至是有些沉重的。
传记/历史电影题材,固定不变的特性是结局既定,这也是宿命感最大的来源。
而在观众还保有陌生感的影片叙事中,隐喻总在暗示未来的走向。这让我们在观影时,不论是否知道主角的选择、结局,都能隐隐感到一种“命定的安排”。这种艺术表达,巧妙地将历史回顾者(导演、观众)和历史亲历者两个视角同时呈现,一条在明,一条在暗,形成了”眼睁睁看你走向宿命“的效果。第一遍观影信息量还是比较大,只能列举几个较为明显的喻体。琼和奥本做爱时,突然拿了一本《博伽梵歌》,让他读出”如今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同时镜头以俯视角度向他逼近。未来将毁灭性武器交予人类的奥本海默,是死神,也是凡人。另一个比较相似的,是普罗米修斯。奥本把“火种”带给人类,却要受到日复一日被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这也对应到原子弹爆炸那一刻不是结束,而是余波的开始。有个不算隐喻的,但也有极强的宿命感——“我”和“我们”。好像是前后两三个人对奥本讲过类似的话,“从现在开始,没有我们,只有你”。这既是对他能力的绝对肯定,也暗示了他背负起沉重责任的必然。
可能是影片主要由较为稳定的人物对话构成,可能是奥本海默总是平静的面部表情,可能是插叙的未来片段揭示了不尽如人意的发展,有些压抑的悲剧感构成了另一重底色。
视听表达以外,人物本身的悲剧色彩也从原子弹在日本投掷后,一层一层展现出来。对奥本海默来说,他心怀众生,却手持镰刀,亲手挥向了无辜的人们。影片中他仿佛是成熟从容地逐渐接受和合理化这一切,但两处没能爆发的爆发将真实的他剖在了世人面前。第一处是刚刚投掷后,他召开新闻发布会,下面狂热的美国民众逐渐扭曲,变成惨死在核弹下的焦黑尸体。他的内心在剧烈颤抖,内在和外在的他割裂成了两个部分,外在的他在通过与外界同化来合理化过去的选择,甚至是劝说另一个自己。这样的劝说在一段时间是奏效的,直到小型听证会上,检察官对他的反复诘问。“为什么不同意研制氢弹?”“为什么又同意了?“”核弹投掷后后悔了吗“…这也是他自己反复挣扎的内心写照。因此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镜头表达,他在内心几近崩溃。其实在影片开始,也有比较抽象、意识流的镜头,在学生时期的实验课上,像是原子内部的构想、反复的打碎,也反映了他对于现状的不满和想要突破。
另一方面,他的个人性格和政治关心也导致了后来被针对、被污名的局面。早在他任教期间,就有人评价他的个性自大、不好相处。给别人难堪可能是无心之失,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泰勒倒戈的原因没有详细描述,但是也可能和他的表达方式有关?(我乱猜的,有人说泰勒本人个性就很奇怪)总之,叛国的指控机会在政界和舆论界让他永久失了民心,直到晚年才有一个不算正面的平反。这样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不过他本人可能在这样的命运中,真正放下了一些对政治的希望和执着吧。
首先是事业和家庭上的矛盾感。如果说在事业成就上值得名垂千史,那么在家庭中可能称得上值得唾弃的渣男。与妻子名存实亡的婚姻,和他婚内出轨、不履行子女的抚养义务有撇不清的关系。是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来,他并不是一个擅长经营人际关系的人。
其次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感。原子弹的制造本来是希望结束战争的工具,可能是它强大到足以灭绝人类的杀伤力,使得战争的代价可能无上限地增加了。但事实是,日本可能客观上已经濒临战败,而20万左右平民因此失去了生命,甚至影响还在后世持续。理想中的和平好像也并没有到来,世界上的强国进入了难以避免的军备竞赛,从核弹到氢弹,到可能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最后是面对掌握生死权后人们不同态度的矛盾感。研制出核武器的以奥本海默为首的科学家,因此受到了长时间道德上的自我谴责。而不论是开展演讲下的美国民众,还是会面后骂奥本“傻X”“懦夫”的杜鲁门,都仿佛失去了同理心,强大是唯一值得被看见和欢呼的价值。
首先影片整体给我的感受是,在平静中爆发。导演只是用一种类似于记叙体的形式,将过去发生的事件展示在看客面前。但就像前面说的,导演的思想在影片的编排上还是有一定体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它和纪录片还是不同的。
这里面据说是典型的“诺兰手法“制造了不少悬疑感,因为没看过其他作品,不太好评价。但是,从黑白和彩色、现在进行和过去完成的反复切换中,设谜和解谜的过程也贯穿始终。比较明显且完整的两条悬疑线是,奥本海默究竟是英雄还是魔鬼?他的功过究竟该如何评价?为什么政客们要针对他?spy到底是谁?
写到这里,又回忆了一遍观影时的感受。由于总是被打断,这条影评拖了几天才完成。去影院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奥本海默是谁,更没看过任何关于电影的解说/预告,因此海量信息下,可能更多是感性认识,也可能存在记忆偏差。这篇也并非任何严肃分析,仅是一个影评练笔,以及记录感受的作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