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本海默》之前,看到有人说好看是好看,就是有门槛之类,就特意看了下人物谱,但只记住了氢弹之父。还有人说理科生比较能理解,这我就放弃治疗了,毕竟现在补中学数理化也来不及了。然后,把片子看了,发现除了脸盲有点困扰之外,也不至于看不懂吧,这片子是个政治片啊,就不是个原子弹原理及研制故事片。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觉得可称为"奥本海默安全特许的获得与失去",表面上是“错位”造成的困境,一是为了反纳粹德国的原子弹,在希特勒自杀后才造好;二是奥本海默在不可能获得安全特许的时期被特许,却在看似不该失去的时候被剥夺。

奥本海默获得安全特许被翻旧账,因为受到质疑,他妻子、弟弟、情人、挚友等一堆密切联系人均有某身份,他怎么能进入项目?当时整个欧美,初期一直把意识形态敌人视为远比法西斯更为危险的隐患,开始没有特别警惕,从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第一个错位。而安全特许被吊销,用片中有科学家提前预言的“飞鸟尽良弓藏”来解释也不足以概括,大背景是麦卡锡主义风起进入冷战。所以,这片子的矛盾冲突或者说里子,不是原子弹,一直是在意识形态里打转转。

奥本海默和其他科学家分析海森堡不可能抢先研制出来,理由是希特勒不会提供支持,因为他连科学都要用反犹来划分。这段对话也不是闲笔,对比欧美当时把某类群体视为最大威胁,两方的思维在科学家眼中都是不以为然且难以理解的,所以面对始终纠缠他的政治可靠问题,奥本海默厌烦且无力解释。

电影用黑白和彩色画面交替,黑白是正叙,彩色是倒叙,两段时空也是错位的,虽然是询问引回忆,但黑白的问询并不是和彩色完全死板对应的,是在错位中有承启的,具体我不太记得清,毕竟只看了一遍。之前看《长安三万里》的时候就觉得用“问讯”钩传记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总觉得死板笨重刻意(没有贬低的意思),又想不太明白。看《奥本海默》时想清楚了。《长安三万里》的“你问我答”,在对白中产生行动,然后整个片子可以看作舞台呈现,把语言画面化而已,就不像个电影,当时看完我就感觉像篇作文。而《奥本海默》的问答只是故事时间的一部分,设计的一环节,是标准的电影剧本。

此外,一些细节在知道了背景后,觉得挺有意思的,比如原来奥本海默家里超有钱,所以他跟弟弟谈论准弟媳是个普通劳动者时有点微词,也会随口说斯特劳斯是个鞋匠,而斯特劳斯这个苦出身,在政治倾向上,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体现阶级性。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他女友跟他拽语录时,他纠正并傲气地表示自己读的是德文原版,属于读原著学原文的……

至于普罗米修斯啥的,一方面是剧本参考作品的名字,一方面我觉得就是美式主旋律的常见表达,不用太着眼于什么悲剧式英雄之类的比喻,看看就行。

今年开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万物原理》,很喜欢,但是因为只读了一遍,一直没空整理笔记,只总结了一句感悟:”如果哲学是在练习死亡,那么科学就是在推演重生。“看这部片子时,就想到,奥本海默被质疑的那些个为什么,我觉得对他来说,答案仅仅是为了“重生”而已。

以上本来是准备在小红书发个简单笔记,结果发现限制字数,但是缩减的又感觉意犹未尽,实在不舒服,就补充完整搬到这里了。为了发而发,有些表述会不完整不准确或者不严谨,就当胡扯好了。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