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上映的第二天下午,我看了奥本海默。结论是-我觉得电影很好看。我和其他没看过的朋友都说的是很好看,我会找机会重刷。
以上是我说出口的。
但是同时还有没说出口的是…我有一种淡淡的但是很复杂的感觉…现在我既然要写下来,我想这种感觉是可以被表述成为“一种不舒服”。难以察觉到被忽略掉完全不稀奇的那种不舒服。当然这种感觉不是第一次出现,只是这次我花了一点时间追根究底….以下是我的自我剖析…
首先,奥本海默情人的三次全裸出镜,我看的是内地给p上了裙子的版本…当时这个p一条黑裙子的镜头出来的时候后电影院里一片哄笑。我也笑了。说是被感染也好,从众心理也好,或者是嘲讽也好,反正我是笑了。但是笑的同时我并没有从这个镜头中感受到电影语境下的触动,换人话就是…我没在剧情中找到女演员全裸出镜的必然意义。当然会有人说是因为内地版本除了p裙子也删减了镜头,所以…也许吧…
其次,也是在我深挖之后想到的最有可能的一点 — 即电影中设定奥本把首次核试验的代号Trinity(三位一体)的原因。这个设定清晰明了,所以这个是我能确定的导演意图。也是我目前能找到的不舒服的根源—影片中对于女性居高临下的那种俯视感。
因为奥本的情人把带有 Trinity的诗歌在做爱中展现在了他眼前…让他边朗读的时候边get high…所以“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向人间的瞬间”命名为那个女人带给他的性愉悦的时刻- Trinity。诺兰这样处理的用意也许他的视角下是"浪漫",但是在我看来是不掩藏的极致的傲慢…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设定是如此的让我不舒服…好像在说女人在改变人类历史进程中也做到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就是给男性提供性愉悦…这种表达无论多么隐晦和难以察觉,甚至披上了浪漫的外衣,但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其实这种傲慢感觉提现在了很多处有女性演员的镜头中,包括后来奥本封神之后演讲,导演对台下满眼迷恋的女性观众的慢镜头处理…我不否认这段处理极好,一个备受折磨的“神”精神处在崩溃边缘的时候,抬眼看着他的“信徒”们的割裂感和巨大反差代入感很强。但是女性观众却被处理成满眼爱慕仰望到扭曲的特写, 无疑把奥本的成功更细致描写出来。成功就是标榜有多么强大的性吸引力,有多少女人为之张开双腿,为之疯狂。
看电影之前,我看了很多艾米莉勃朗特在奥本宣发时候的采访,她饰演的妻子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生物学家。观影之前我对这个角色抱有了很高的期待,而说实话我没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她想要表达的人物弧光。当然除了最后她唯一那场“舌战群儒”的特写以外,但也仅此而已,远远不够。剩下我看到的基本上是一个歇斯底里的老婆。更别提那个”疯疯癫癫“的情人…当然你可以说全剧的影帝影后都在为了奥本海默一个人做嫁衣裳。其实究其根本也就是这种刻在骨子里傲慢罢了,而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甚至连觉得不舒服的人都需要花时间来去逐渐厘清寻找其根源。
这当然是一部好电影,观影中数次五味杂陈眼眶湿润。电影对人性的复杂与残忍描写的太赤裸,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个真相表达的过于直白。那最终被“火种”烧死的22万人,不会想到他们的死是在几个月前某一天,被某一个房间里的5,6个人在谈笑间轻描淡写的确定了下来。而他们命运被决定的那天,也许在他们看来就是无数个平淡日子中的一天而已。我知道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也无意同情或可怜。我只是觉得作为大多数人中的一员,那种我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的无力感确实很绝望。。。所以曼哈顿计划进行的后半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半推半就的奥本海默,他靠不断的自我洗脑将所作所为合理化,因为只有自我合理化才能继续“活”下去。(这听起来和房思琪的处境是不是很相似?这样的例子在女性身上屡见不鲜。)而这个被时代浪潮推举出来的”神“终究是凡人,他承担不了他带来的火种所伴随的罪恶而随之崩溃。事实上不是他也会是别人,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念头而停滞不前。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视从业者,我对电影处理的好和不好的评判标准也只是看看自己有没有被触动而已。在找到这种不舒服的根源之前,我回避了所有的关于奥本海默的影评。忽然发现从记忆碎片,到蝙蝠侠系列到信条。每一部我都很爱,也看了不止一遍。而诺兰的态度与世界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他并不是这一部才开始“俯视“女性的。只是这一部让我捕捉到了而已。也许是我变了。我很庆幸有这种改变。
———————————————————————
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是在工作日的下午挑选的激光巨幕场。三小时的影片结束后,观众散场,男厕所排起了长队,而女厕所几乎没人。也许我从开始就不是目标群体,哈哈哈哈。随着人流听到的众多”观影感受“。。。只言片语中只能说含”爹味“确实不低。。。忽然想起这个影院在三个大学附近。。。怎么现在这个的病的发病率已经低龄化到这个地步了吗?哈哈哈哈
———————————————————————
最后的最后,我很想念“小声喧哗”,茫茫人海中又少了能供同频共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