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看了这部金熊奖影片,印象最深刻的是摄影方式的转变,当主人公独自走在异乡,或奔跑,或背单词,或买东西,镜头总是摇晃的或凌厉的,表现他的无依和孤单。当他和救济他的法国人待在一起,或者和朋友待在一起时,镜头则往往是固定的,稳定而缓慢。其余想法分条列出。
被凝视的他者
电影中男人的裸体往往象征着权势被威胁,这部影片则两次展示了以色列移民约亚夫的裸体。第一次是他初到法国,因行李失窃而冻晕在浴缸。早上,被卡洛琳和艾米勒救起。卡和艾是巴黎的上流人士,艾写作可是毫无才华与灵感,卡演奏双簧管,但是乏味放荡。第一次凝视,就是虚伪的法国人资产阶级对移民群体的集体凝视:怜悯,玩味,甚至掺杂欲望。第二次凝视是约亚夫的变态摄影师,让他脱光衣服,还要讲着母语自慰,以满足他的重口味。这里的凝视是通过平板摄像头进行的,摄影即展示,平板摄影则带有大众传媒的意味,这一次的凝视更为赤裸,作为被凝视者的约亚夫除了凭借语言壁垒保护自己的价值观底线之外,别无他法。
法国象征着欧洲国家,以色列则是难民问题突出的中东地区,法国人对约亚夫的凝视实际上象征着西方社会对东方的集体凝视,这也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审视。可惜法国人的目光并不纯洁,他们居于和平的高阁之上,对约亚夫等人的生活经历毫无理解,只是当作写作的故事和素材来看待,对约亚夫的肉体则只当做强壮的公鸡(家禽)来消耗。艾米勒对约亚夫的救济,卡洛琳对约亚夫的委身,都不是出于西方向来自以为秉持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而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填补自己的空虚。想象中的东方充满神秘的故事和美好的面容,除此之外,他们限于视野的狭隘,并没有在凝视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语言与身份认同
约亚夫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那一类以色列人,他能欣赏交响乐,能讲希腊神话故事,会用子弹打节奏,可是由于他憎恨自己的国家,而对自己的母语缺少认同。他来到法国,居陋巷,食无求饱,一直用记同义词的方法背法语单词,他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国人而拒绝讲母语。但是他的口音可以轻易被保安识破,他的故事也完全被拿走,最后又被丢掉。当他面对一个挑战他底线的摄影师时,他只有母语这一件武器可以抵御。一个人选择哪一种语言,是和他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的。约亚夫试图以学习法语的方式融入法国,但是这个人人有言论自由的法国,却排斥作为一个以色列人的他,这不就是虚伪的自由吗?约亚夫并没有建立起新的身份认同,即使他选择了法语,选择在每一个是非问上回答正确,也永远无法真正融入法国社会。在影片的后半段也可以看出,约亚夫的努力已经从一种积极行为变成了歇斯底里,借助语言无法建立的融通,最终只能通过蛮力碰撞。
一些隐喻
卡洛琳隐喻虚伪放荡的法国(以女人隐喻国家几乎是传统了),艾米勒隐喻空虚的资产阶级,约亚夫则是摩西的隐喻。他打开雨中的大门,大喊着“没有边界”放人进来,可惜他不像摩西一样将红海分成两半,而是被拥挤的人群撞得站不稳,又被保安带走。影片最后,他大喊着自己是来拯救这个越来越糟的国家,同样是一种救世主情结,所以他是一个“圣经男孩(希伯来文是圣经最初的写作语言)”。来自宗教国家的摩西到了法国以后,只能被一系列看似自由的是非问困住。这里就是法国或者欧洲整个价值观的悖论:如果人人言论自由,那这个问题怎能有对与错之分呢?限制“正确而唯一的答案”本就是一种不自由。约亚夫看到了这一点,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即使能建立起强烈的身份认同,这个西方社会也不会认同他,所以他逐渐失望,最后却仍渴望能冲破那道看不见的“边界”。

同义词Synonymes(2019)

又名:字旅巴黎(港) / 出走巴黎(台) / Synonyms

上映日期:2019-02-13(柏林电影节) / 2019-03-27(法国)片长:123分钟

主演:汤姆·梅西耶 康坦·多尔迈尔 路易丝·舍维约特 乔纳森·布迪 

导演:那达夫·拉皮德 编剧:那达夫·拉皮德 Nadav Lapid

同义词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