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21

同义词:影像之于政治的寓言

当影像在面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的时候,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呢?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要以让影像抽离出来,客观的去观察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政治电影都是这样做的,像《开战》、《悲惨世界》、《Z的故事》,都是以一种抽离的视角,不管它的气氛多么能调动人的情绪,他始终是抽离的视角在讲一个故事。

在其中,摄影机要做的,是观察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政治的社会性,它不需要太多的私人情感,使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抽离的视角去看待政治,仿佛这样可以更公正。然而《同义词》却采用了一种更为私人的视角去剖析政治,这是以色列导演那达夫·拉皮德的个人风格。

今年6月那达夫·拉皮德曾经来到上海电影节的“电影学堂”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而就在2月份,他刚刚凭借《同义词》拿下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在上影节上,他说“电影不一定是我人生的复写,但它跟我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我不仅仅只是在电影里写自传,而是希望通过展现生活中不同的方面,在电影里谈一谈社会问题。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就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各种存在。”这是一部属于拉皮德自己的私人电影,而同时他又是社会的,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强烈的社会思考。

《同义词》的故事跟简单,以色列士兵约亚夫不喜欢自己国家不自由的氛围,因此逃往梦想中自由的欧洲,摆脱以色列的影响。可是到巴黎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洗劫,幸亏遇到了一对生活富裕的情侣,作家艾米勒和他的女友卡洛琳,才获救。

他背诵法语、学习法国历史、在法国找工作,努力的想要融入法国这个社会,但是并没有那么容易。

法国这个国度在经历了中世纪时代、波旁王朝时代的中世纪黑暗时代之后,文艺复兴之后的法国成为了欧洲的文化中心。之后的启蒙运动,也是在法国达到了高潮。在英国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之后,法国人顺势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和“三权分立”理论。这三大理论,成为了全世界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法国的文化中心地位,不是靠一朝一夕,而是因为它长期以来作为整个现代文明的根基而存在的。

但以色列社会却不具备这样基础,这是一个宗教的国度。在以色列并不存在多元的价值观,这个曾经长期政教合一的国度,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受到犹太教的强烈影响,比如在以色列,新生儿还保留着割礼的习俗,并且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但以色列本身并不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国家,在犹太教的教义中,犹太教的律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对异教徒的排斥非常严重,几乎与伊斯兰教差不多。

这也正是《同义词》中男主讨厌自己国家的原因,他对于本族的文化是没有认同感的。但是当他进入到法国这个社会以后,他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民族的叛逃者,变成了另一个民族的外来者。

《同义词》的开端是全片尺度最大的一场戏,男主被洗劫之后,身无分文也没有衣服可以穿。他赤裸着身体到处敲门,为了暖和自己在浴缸里自慰。这一场戏在视觉上是极其有冲击力的,一方面是导演因为特别选用了一个肌肉健硕的帅气演员,而另一方面,他以这样的性感裸体去冲击一个个冷漠的门,其实是一个环境的刻画,在其中门被用来作为法国人冷漠的象征。

而在结尾,情绪酝酿到高潮的时候,约亚夫用身体一下一下的撞击着永远不会再打开的门,整个影片在此戛然而止。其实是特意安排的首尾呼应。导演通过这种呼应,强化“门”的象征意义。

在获救之后,约亚夫开始想要融入法国社会。此时,对于法国文化来说,他其实是一个外来者,而这种外来者的身份自带一种“他者”的视角,以此去观察法国社会。影片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他在法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价格最低的超市购买食品,去应聘保安,成为男体模特等等。这些经历,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拉皮德自己的故事,甚至于他在上海电影节的时候说过曾经想要自己饰演这个角色,但最终未成,所以很多人把《同义词》看作是拉皮德的自传。

从影片的表现手法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拉皮德强烈的个人情感。他打破了政治电影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而改用一种看起来更温和、更主观的方式去表达。行走在路上的时候,约亚夫一遍一遍的重复的背诵着法语单词,镜头一直使用第一视角,强调男主的主观世界,这是一种主观感受的传递,通过这种传递,形成一种代入观感,导演悄悄地完成了观众与角色之间同理心的构建。

而在非主观镜头的时候,又在传递一种隔膜,即是通过隔膜去完成对“门”这个屏障的解读。在男主去做GV演员的时候,我们能明显看到男主和摄影师之间的关系。摄影师是命令的发布者,他拍摄GV给别人看,所以它的镜头后面连接的是千千万万双法国人的眼睛。男主约亚夫的性感肉体在镜头下成为了一个被观赏的消费品,一是强调他个人的“他者”身份,二是强调他在法国人的眼中永远是被观赏的异类。

这与片中情侣的作家艾米勒的作用是一样的。艾米勒想要约亚夫的故事来为他写小说寻求灵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生活的观摩。片中艾米勒是贵族子弟,自己是缺乏在底层的生活经验的,一方面他出于猎奇想要知道以色列人在巴黎的故事,而另一方面他写出小说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更多巴黎人对以色列的好奇心。

这种目的说好听一点是促使巴黎人能够更接受异族人口,说难听点就是消费他人的苦难。这是人类一种文化消费的心态,即是消费式的同情心。

但这种所谓的同情心,其实是源于巴黎人自己的信条。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约亚夫打开了门让一些异族人进门避雨,因此被辞退。他意识到,巴黎的文化整体依旧是排外的。他排除的是“自由、平等”价值观下的异见人士。

影片在学习班中,一遍一遍的强调法国人的文明信条,“男女平等、LGBT平等、公民言论自由”,却从根本上并不包容异见人士。这样再去看学习班中高唱法国国歌的情节,无疑是绝妙的讽刺。

也因此在情绪酝酿许久之后,在临近结尾的演出上面,男主的情绪突然爆发,不再向往自由的法国,甚至情绪化的说出了一些带有性别歧视的话。此时的他,对自由法国已经失望透顶,由母族文化的叛逃者变成了文明世界的叛逃者。

拉皮德将男主性感的健硕肌肉适度的消费,并用血肉之躯去对撞法兰西这口平静水面下的干涸枯井。性感肌肉和英俊面庞与干枯的法国,形成了丰满理想与干枯现实的对比,前半段骨子里的逆反都被隐藏在黄色的风衣下。

而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他脱去风衣,改穿白色的背心,骨子里的野性与反叛力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随之性格也变得更为焦躁和暴力。而在最后他重新穿上黄色风衣想要再去敲开门,却遭到了冷漠以对,那种悲愤的力量让他一下一下的以身体去撞击大门。观影者的情绪在代入男主之后,也达到了顶峰。最后一场戏,以一锤定音的气势,将本片的观感又抬升了一个层次。

回看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拉皮德的私人视角,一切都是以他的视角去呈现的,甚至可能会有偏颇。但姑且不论对与错,我认为,拉皮德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关于文明世界的一些思考,这点是值得赞赏的。我们在看多了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那些政治正确的影片之后,终于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而我们这个世界,是需要看到不同的。

本文首发于锐影Vanguard,版权归属锐影。

同义词Synonymes(2019)

又名:字旅巴黎(港) / 出走巴黎(台) / Synonyms

上映日期:2019-02-13(柏林电影节) / 2019-03-27(法国)片长:123分钟

主演:汤姆·梅西耶 康坦·多尔迈尔 路易丝·舍维约特 乔纳森·布迪 

导演:那达夫·拉皮德 编剧:那达夫·拉皮德 Nadav Lapid

同义词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