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电影总是给观众绵长的回味、深刻的思考,法语片《同义词》绝对属于这一类。不想往反犹太或者其它过于政治化的思路上去,我感到如此生动、复杂人性变幻的电影,是那些好坏分明一边倒,一味煽情说教的政治电影无法相比的。
一、逃避并不可耻,但重新生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男主人公到法国是一种逃避。据他所描述以色列的那种极端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容不得你有半点质疑、犹豫和缓慢。一刻不停的教育,长期的洗脑,不可能不产生象男主人公这种叛逆之子。逃到自由开放的国度,割断与祖国文化的一切联系,甚至连母语都不说,清零后一切从头开始。但从电影故事的发展来看,结果并不如男主人公之意,当他的生活尚无很好的着落时,自由国度的一切都会成为他仇视的目标,这时物质的决定作用太明显了。一切从头来,再体验一次人生,需要对自己以往进行批判和否定,而男主人公身上那种倔强和执着,他那种历史受害者情节,那种战斗民族的作风都是渗透在骨子里的,根本不可以持包容态度去接受一种新文化。
二、理解和接受一种文化,需要融入这个社会,不仅能掌握许多“同义词”,更要懂得这些“同义词”的微弱区别。学过外语的都知道,西语写作特别讲究用词尽量不重复,所以学习掌握“同义词”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我不知道男主人公学习法语是否深入到了文化和精神的层面,但他在法国只能找到以色列使馆保安工作,玩来玩去还是一些以色列人,而与法国人接触时总是带着较大的成见。电影里的入藉课也非常耐人寻味,法国向移民灌输法国文化时也十分生硬。都说这是一个多元世界,多元世界的境界在于多元文化的融合,从电影背景看,这种融合远远不够,其原因就有男主人公这种对待其他文化的不用心投入,简单粗暴。男主人公死死抱着自己固有的意识来对待文化冲突,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变态儿,一个怪胎。
三、电影《同义词》是不是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以色列人。我感到这部电影将以色列人的处世哲学,将他们的执着、顾虑,将他们的过度敏感表现得很到位。被长期的受害者阴影笼罩着,长期接受极端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总感到天降大任于自己,一直期待着某个伟大、壮烈时刻的出现,一直要保持一种战斗姿态。男主人公的那位以色列朋友更疯狂,时时、处处强调他是犹太人,在公共场合进行肆意挑衅,这远不是没有教养问题,快要达到恐怖级别了。宁愿我负天下人人,不能天下一人负我,惹不起倒不要紧,但要是躲不开的话,那不就成公害了吗。还有男主人公提到他的服役经历,用轻松的音乐来掩饰嗜血本性,在伟大的音乐背景下杀人,丝毫改变不了这种恐怖性质。但愿这只是个特例,只是电影而已。

同义词Synonymes(2019)

又名:字旅巴黎(港) / 出走巴黎(台) / Synonyms

上映日期:2019-02-13(柏林电影节) / 2019-03-27(法国)片长:123分钟

主演:汤姆·梅西耶 康坦·多尔迈尔 路易丝·舍维约特 乔纳森·布迪 

导演:那达夫·拉皮德 编剧:那达夫·拉皮德 Nadav Lapid

同义词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