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还没有上市,据说要等到2012年。但从最近一次融资估值来看,它的市值已经超过650亿美金,用户数超过6亿。Facebook发源于哈佛的一个校园网站,最早也是在各大高校间拓展。当2003年秋天,Mark Zarkerberg泡妞失败,回到宿舍,在一种激愤状态下写完Facebook的前生facemesh网页时,中国的诸多同学录网站已经风行数年,它们依托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市场,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能成长为Facebook这样有影响力的网站呢?
鬼才导演大卫·芬奇在The Social Network一片中用两个场景介绍了Mark Zarkerberg创建Facebook的创意来源。
1、在火热派对屋外的冰冷露台上,Mark热情游说未来的CFO,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热衷评价这些女孩照片?他们不是想看美女照片,这样的照片网上大把,让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认识的女孩。这就是Facebook的基石之一:人们对于了解认识的人更感兴趣,更有热情。
2、在教室里有人向Mark打听跟他选修同一课程的MM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交往意向。作为超级宅男+Geek的Mark说我怎么知道,她们胸前又没有挂个牌子说我想交男朋友。然后突然被自己的话启发,在Facebook网站上添加了标明情感状态和意向的Status功能。这是Facebook基石之二:现实世界不便表明的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大方得体地呈现。现实世界难以获取的信息,在网络上很容易获取。现实世界难以接近的人,在网络可以方便地关注、了解。
由此可见,Facebook的原意跟核心竞争力就是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当然后来采取开放平台战略,支持各种衍生应用,也极大地丰富了网站的功能,提升了流行度与用户黏性。比如有扩展功能叫Breakup Notifier,可以帮助你监控Facebook上心仪对象的状态,一旦重回单身就会第一时间邮件、短信告知你:)。
回头看中国的同学录网站,同样的以校园为基础的熟人社交模式。为什么难以大发展,数年之后基本沦为宝宝图片乐园了呢?我想跟一开始就采取了校园、班级这样的组织架构有极大关系,原样照搬现实组织结构,但缺乏对个体的关注与呈现,缺了上文分析的第二点,导致同学录网站局限为一个个非常小的类BBS格子,限制了个体之间关系的拓展。同时伴随毕业分离,共同生活经历、共同语言的消失,很快就被淡化甚至废弃。因为过于强调班级这个组织,忽视了对于个体信息的呈现与丰富,导致伴随网站成员的成长,参加工作,更换城市、公司,原有的班级模式成为了藩篱。而个体的信息不再得以刷新。
在The Social Network最后,Mark Zarkerberg完成了诉讼调查,借用律师事务所的电脑登录Facebook,对着最初的女友的页面,反复开合,一再犹豫着是否要加好友。这样一个网站可以让你很多年后还能默默关注一个人。这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同学录里也无法实现。这就是差别。

真正伟大的好的产品,都是深谙人性,直指人心的。


Mark
2011/2/22/22:02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2010)

又名:社群网战(台) / Facebook的故事 / 脸书狂潮 / 该页无法显示(豆友译名)

上映日期:2010-09-24(纽约电影节) / 2010-10-01(美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 安德鲁·加菲尔德 贾斯汀·汀布莱克 鲁妮·玛 

导演:大卫·芬奇 编剧:阿伦·索尔金 Aaron Sorkin/本·麦兹里奇 Ben Mezrich

社交网络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