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安在,是中国人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麻烦——题记。

一,弱水三千,如何取这一瓢?

虽然现在非常忙,不过犹豫再三,还是在上周末跑去看了《色戒》,并开始写这篇影评。李安是我最喜欢的华人导演,我愿意花点时间来讨论他的作品。他的电影,从早期的父亲三部曲,到《卧虎藏龙》,都拍出了我想要看到的东西。中国的几个导演,早期的张艺谋无疑是社会学家,陈凯歌曾经是个诗人,而李安本人,则正符合我对中国文人的想象和向往。这不只是因为他外在温文尔雅的形象和内在刚烈的性格(他自己的话),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漂泊在外的华人及其文化中与生俱来的矛盾,进而也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的某些特质。这种表达和思考,我还没有在其他导演那里见到。

我看过他的访谈,也知道各种对他的批评,大致都在说他不如另外两位导演懂得中国文化,原因是李安生活在北美。不过在我看来,要了解和表达一种文化,可以有各种方式,其中的一种,就是在异文化的逼仄环境中,不得不锐利和清晰起来的。要懂得一种文化,亲事体验固然重要,脱身而出,遥身远眺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只是这样的方式,体验者本人却需要经历更为痛苦的自我认同上的挣扎。在一次访谈中,李安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在西方来做中国的文化,做得好了,叫做左右逢源,做得不好时,就是左右支绌。但是无论做得好还是不好,一个无法回避,却也无法给出完美答案的问题,就是处于各种文化夹缝之中的生存与认同的问题。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我认为这是李安,作为一名来自台湾的导演,在北美拍戏,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内心最为艰难的历程。他的那些作品,每一部里都充满了不同文化,或者是不同力量之间的碰撞所带来的张力,以及主人公在面临这些张力时的无奈。在《推手》的结尾,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寄居在了美国的唐人街。未来在哪里?这本应该是针对年轻人的问题,却戏剧般地放到了年迈的老人面前。在《喜宴》,《卧虎藏龙》和《断背山》里,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线索。他的电影一路看下来,可以发现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情,或者说都是在寻找一个几乎是不太可能有的答案: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重要的是,这不仅是李安自己的问题,也是经常处于各种文化力量夹缝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李安自身的思考在中国文化中有了普遍的意义。
终于到了这一部《色戒》,它也不例外。看完之后,我想这未必是李安最想要拍的电影,但却应该是他必须要拍的电影。这是他的宿命,这种宿命,在他拍摄父亲三部曲的时候萌生,在拍《卧虎藏龙》的时候成形。我们当然可以在李安的电影序列里来理解这部电影,并且把它与李安自身的问题所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大胆地说一句,我们可以把《色戒》与《卧虎藏龙》比较起来观看,甚至可以将它们作为遥相呼应的姊妹篇。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在讨论同样的问题,但是将近十年过去,李安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卧虎藏龙》可以看作是一个中国传统的文人对于世界的想象,而在《色戒》中,当这种想象变为现实的时候,却发现了绝望。

二,可不可以不戒?

电影大家都会去看,我就不想简单复述故事了。大陆的版本虽然会删节7分钟,但李安说是他自己剪的,所以应该不致影响大局。电影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香港与上海。其中几个符号性的标志,包括抗日战争,汪伪政权,和国民政府。男主角易先生,汪伪政权的要人,女主角王佳芝,我想,连她自己都无法定义自己是谁吧?如果从头说起,她应该是一个普通人。
在故事的开始阶段,和最后部分,王佳芝各有两场戏。虽然她从头到尾,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做戏,都在伪装成麦太太来色诱易先生,但是这两场表演还是十分地有看头。第一场戏是在香港的大学里,由于受了具有抗日思想的同学的影响,她参加了社团,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份,并在一场话剧中扮演一位牺牲的抗日战士的妹妹,通过自己的演出,来号召观众们奋起救国。她的表演真实感人,引人入戏,其情其景,让人动容。在戏里,她成了国破家亡的具体形象和符号,成了民族危亡这一国家事实的象征。这个象征里只有国家民族,没有儿女私情,只有大义,没有个人。在戏中,她不是她自己,她是千万万万中国人的代表,她和那位抗日战士之间没有爱情,他们的话题只有亡国恨与救国情。她的表演是如此地精彩,剧社的演出是如此得成功,以致抗日救国真的开始成为她生活和生命中的意义,也成为了她决定加入刺杀易先生的行动的最重要原因。只是这样的爱国举动,代价虽大,最后却几无成效——唯一的成效是杀死了老曹,而其中的血腥场面,却让她不得不当场逃离。她没有办法去面对在国家和民族名义之下的血腥场面,但是,在逃离之后,她的生活和生命却也没有了寄托,后来辗转到了上海,也是一样,她变回了普通人,直到再次遇到了她以前同谋的同学们。
王佳芝说,她决定再次加入行动,是因为她觉得那是一种“事儿”。这种事情能够让她的生命有所寄托,让她的生活不再平淡如水,随波逐流,不再随着时间流逝如陷入流沙一般慢慢地陷入绝望。她需要寄托,每个人都需要寄托以便活下去,或者开心地活下去。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她有了组织,国家的意志开始清晰起来,不再是小团体在暑假里的想象。当她再次做戏的时候,她又一次成为了国家意志的符号和代表,而且这一次的游戏更为真实。与在话剧里的表演不同的是,她这次作为国家符号的表演,其内容却与它的意义截然相反:情欲的色诱。人性的张力开始在这个符号的吊诡中表达了出来:王佳芝,作为一种国家和文化的最为强大的力量,即作为一种政府的代表,要运用自己最为私人和隐秘的身体与情感,来与另外一种敌对的政府的代表,也就是易先生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王佳芝既不是王佳芝,也不是麦太太。她是谁?她自己也不知道。
她再次见到了易先生,她需要以色相诱的目标。不过与在香港的时候不同,她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所期待。她参加这次活动的原因,其实部分也是因为可以见到易先生。故事从这里开始变得耐人寻味了。李安通过三场床戏的不同结构,揭示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进展。这一点,诸多影评已经指出,此处不再赘言。在这一过程中,正如李安在第二场床戏中以两个人一团乱麻似的身体所表达的,国家的任务与个人的情感开始荒诞的叠合在了一起。现代社会学意义上身体开始在这个时候出现,王佳芝的私人情感猛烈地迸发了出来,她爱上了易先生。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她的第二场戏,也就是她在日本餐馆里为易先生唱的那一段《天涯歌女》。这是一首完完全全的情歌,天涯海角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小妹妹似线郎似针,穿在一起不离分。在这场表演中,没有任何国家大义,民族情感,只有儿女私情,卿卿我我。王佳芝生命里的意义从国家性完全转移到了私人性,易先生“钻进了她的心里”。这与她所代表的符号性意义完全相反。她被逼到了死角,必须在色和戒之间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在日常生活里都会出现,只是在她身上到达了极端:要么是易先生的性命,要么是她所代表的组织。她当初参加进来,本想寻找些希望,结果却抓住了绝望。她是谁,她如何去想,如何去做,谁会关心?
这部电影还有一条辅线,就是易先生的情感经历。从易先生的角度来看,王佳芝又何尝不是一种色的诱惑?王佳芝犯了色戒,易先生也是如此。他作为汪伪政权的符号性代表,从一出场,所代表的就是比王佳芝更为彻底的形而上的国家意义。在与王佳芝的交往中,他也开始发现自己的情感。三场床戏,清晰地表现出他从一个国家机器到人的转变。但是无论是他的符号性,还是王佳芝的符号性,都不允许他们之间有真正的情感存在。同样也不会有人,包括他的属下,去关心他是谁,他如何去想,如何去做。既然没有人关心,我们能不能做一回自己?能不能不去管那些大的意义和情感,只爱自己要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两个人的组织都只关心事情的结果。在这结果里,没有人的存在。在这里,又一个更大的吊诡出现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也正是小说的作者张爱玲所提出来的问题。她提这样的问题,写这样的小说,乃是为了回应那些对她在抗日期间,只顾风花雪月,不管民族危亡的批评。在她的小说里,答案是矛盾的,甚至是否定的。不过若干年之后,继续存在,能够不断提醒我们那段民族危亡的命运的东西,不是那些早已消失殆尽的口号文学,反倒恰正是这种在矛盾到极点时的反诘。
影片的最后,王佳芝和她的同学们被枪决。我在她最后的眼神中看不到后悔。从来不去黑暗中的易先生坐在黑暗里,然后离开,留下皱褶的纯白色床单。戒如何,不戒又如何?

三,脆弱的绿巨人?

《卧虎藏龙》是一部更为复杂的电影。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篇影评,这里只讲其中的一点。在《卧虎藏龙》的开始,当李慕白向俞秀莲讲述他在闭关中的经验时,整部电影又何尝不是以戒作引子,开始讲述故事。李慕白从戒之中出来,他本来要戒大千世界之色,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去破戒。他惑于江湖规矩与自身的情感,能够不去破与俞秀莲的戒,能够不受清冥剑的诱惑,却不自觉地执迷于玉娇龙。玉娇龙要破她的父亲和官场文化的戒,要去寻找自由,寻找她的大千世界之色,想要找到自己,或者做一回她自己,却反而在破戒之后迷失了自己。在两个故事的结尾,作为破戒的结果,李慕白和王佳芝都是死去。李慕白死在江湖派系的恩怨之中,与王佳芝何其相像。不同的是,李慕白最后能够死在自己所爱的人怀中,破戒的选择有了一些希望,而将近十年过去,王佳芝最后死在了易先生的手下,易先生也只能强忍住自己的泪水,告诉手下那戒指不是自己的。破戒的结局从希望变至绝望。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李安在这十年当中的心境变迁?身在异乡的华人,夹杂在今天的政治局势下,如何在秉持自身传统与适应当地社会之间取舍,如何面对自身的认同,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不但是李安自身的问题,也是传统中国文人在坚持自身原则与适应社会文化上面的问题。

在看到有关这部电影的新闻时,看到李安疲于应付那些提问着无聊问题的娱记们,想到黄秋生说到大部分的娱乐记者们都是文盲,再看到李安不断地解释着色戒里头那个色字的含义,看到他中秋节在阳明山食养山房的流泪,就觉得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所拍摄的那位绿巨人,力大无穷,勇猛无比,但跳得再远再高,却也还是孤独一人,甚至深陷泥潭,不得安宁。
有李安在,是中国人的幸福,他能够为我们提供一道又一道丰盛的文化飨宴;但却也是我们的痛苦:他的烹饪技巧过于高超,能将自身的哀愁放到饮食当中,使之虽然美妙,却有如鱼饵,暗含锋利,让人不易享用。

色,戒(2007)

又名:色|戒 / 色·戒 / 色戒 / Lust, Caution

上映日期:2007-11-01(中国大陆) / 2007-09-24(中国台湾) / 2007-09-26(中国香港) / 2007-08-30(威尼斯电影节) / 2007-10-26(美国)片长:158分钟

主演:梁朝伟 汤唯 陈冲 王力宏 庹宗华 朱芷莹 高英轩 柯宇纶  

导演:李安 编剧:王蕙玲 Hui-Ling Wang/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张爱玲 Eileen Chang

色,戒的影评

Quinnie
Quinnie •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