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最后违背了整个刺杀计划。一句“快走”,成全了易先生的逃生,甚至是成全了他对日本方的交代,也背叛了和同学的认同和合作,以及3年来的付出,以及模糊的宏大概念,爱国事业,让自己如同男性那样有价值感。甚至,让她觉得“被爱”的瞬间,是和易先生其他的女人比较,他愿意给她最大的钻戒。流血哭喊的付出,在比较的赛跑里,获得当下一瞬间的“爱”,被重视,在某人心里有价值的感觉。

最后阳光的黄包车夫努力想抢过封锁线,没有成功。王佳芝被审判、被处死的结局终究要到来了。

她看了一眼别人的生活,勉强又真心露出一点微笑。这样的日子不再有。她有过,但不曾高兴过。她在上海也有过排队领米,走过躺着饿殍流民的路,“这几年我留给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秋风中漂浮王佳芝的几丝碎发,她落寞消沉又憔悴。

摘下衣领后“出任务”时的毒药丸,这是组织第一次见面培训就交代的“速度要快”。她回想起的,是3年前,她站在前几天表演中收获一些成就感、满足感、被认可和关注到的舞台,她的同学在观众席上喊她:“王佳芝”,“上来呀”~

也许她当时觉得,这是另一场表演,符合同学期待,让自己被认可,被关注,有归属感的表演。

战争中的国家失去安全的秩序,年轻人面对昏暗不明的前景,父亲带着弟弟去英国,怎么也轮不到她,还娶了新妻子——活着已经够费力了,想要找到归属就要对人“有用”,以此来交换认可抵御那些彷徨脆弱,爱本来就是不被确信和期待的。

她没有想到后来:

放弃自己的边界,超额的付出,去获取这些认可,也是害怕被评论拖后腿不配合的自私,真的值得吗?

看上去宏大理想热情的说辞,没有具体扎实的方案和能力训练,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

一开始说“杀汉奸”的愿景是热血沸腾的,到真正杀了一个之后,那个充满挫败感、恐惧、挫折的眼神,真的就像开始那样昂扬热血?

3年前的王佳芝朝气和无所畏惧,开始扮演麦太太。她承受不了巨大的失望,逃走了。沿着香港夏夜的路上狂跑。

3年后,王佳芝又开始继续这场表演。她不再只是单纯的爱国和配合了,她有交换:组织送她去英国。

组织的上级老吴,转身把她写的给爸爸的信烧了——她满足对方的期待,把自己用来满足对方想要的价值;作为价值交换,对方本就不重视她想要实现的价值。何来平等的交换?

甚至,王佳芝的交换是去英国——爸爸在英国,想去找家人——去到了又真的能有归属吗?在电影院里,只能自己哭泣的时候,无人能诉说开解的心事?

王佳芝想要交换的价值,本来就是一种没有扎实回应的归属和认同。

正如最后黄包车夫开心地招呼“回家?”那一句“诶”之后,迷茫的,讽刺的,落寞的眼神——她早已没有家。

这次的王佳芝,不只有了交换意识,还得到了更专业的培训和自己的投入——记住细致的背景信息,工具枪的使用训练,间谍的经验,还有这些同学。

她没有想到后来: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邝裕民安慰她说“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其实轻飘飘一个安慰后,她还是要自己面对任务,继续在这种压力里做任务;

“这个陷阱是什么?我的身子吗?”——她没有那么理想主义,完全隔绝感受。如果把自己活成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消耗别人的工具,自己会面临多大的挣扎?

“你们当他是谁?他比你们还懂戏假情真这一套。”——她没有想好如何处理人性的撕裂。代表组织的老吴看王佳芝这条线“非常宝贵”,让她继续吊着他。邝裕民反对说,她没有专业训练,承受不了长期的压力。老吴继续说,之前有专业的,被弄死了不算,还供出了一批名单。所以王佳芝的优势(有用)就是表演麦太太,为组织的目的,忠于关系,忠于宏大概念,任务不止,表演无休。外在情境、压力、困境、关系让你成为工具,自己如何找到出口?

“快走”——她也没有想到最后,自己做了相反的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终究得到了不曾真正期盼和信任能得到的爱,成全的对方,忠于自己的内心;结果上,为自己选择负责,不管是被处死,还是滔天的评价:背叛了一直忠诚的组织,之前3年的努力全泡汤。正如同学们最后见面在南郊石矿场的深渊前,邝裕民的眼神先是愤怒和震惊,后来又是泯然一笑,既然我们当初搏一把杀汉奸救国想实现自己,也一起面对,这黑暗虚无的结局。

王佳芝微微一笑,把脸转过去,望向前方,微微叹息——仿佛在说,这些结果我都承担,这就是我选择的。

“你的戒指”“不是我的”——到头来,终究没有人能救自己。同学认同的前提是自己的角色扮演和前锋;组织需要自己的扮演和获取信息线索;易先生看似有权力,也只是傀儡,在日本人派来的秘书监视下签字。王佳芝得到的优待,就是没有受刑。

回到王佳芝拿着毒药丸,想起同学的那一幕:

按照专业训练,她马上吃下,轻松死去,保证组织和更多特工的安全;

按照道德评价,她的背叛,要附上众多的内疚、羞耻感,和负面评价;

按照现实风险,她参加刺杀计划,作为间谍,本就九死一生,本就在那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未来在博一个宏大加持下的个人价值。

She should die.And she must die.Why not?

想起一路走来和选择,最开始的瞬间:她只是在舞台表演时,收获了一些成长的,自我的,得到关注和价值的王佳芝。

“王佳芝”“上来呀”——所有的忍耐、超额付出、自责、交换、撕裂,我以为自己能完成一场更重要的表演。

我演不下去了。

因为匮乏自己的价值感,我有很多的“我以为,我要超额努力付出来交换认同”;

因为匮乏归属感和关爱,我有很多的“我以为,获得爱是一场比赛,比较得来的重视和肯定”;

因为一直放弃自主,满足别人期待来确保关系里的位置和安全感,包括“现实环境让我不得不这样”,我有很多的“我以为,我没有价值,我不值得关心和认真回应对待,我要放弃很多,付出很多来换取一点点支持”。

最后我自相矛盾,我演不下去了。

这场表演终于可以结束了。

这场表演结束了。

我不是麦太太。我是个失败的初级间谍。我流离在上海。我遭遇过抛弃和很多的失去。我的身体有很多伤痛。我想要一点点的未来。我承担我所有的选择和遭遇,爱和不爱。我是王佳芝。

把戒指还给易先生。

面对我的结局。

再见。


透过《色戒》这个剧本,我也在想,为什么开头一腔热血杀汉奸救国的理想主义青年,模仿汪精卫的做法,最后还是一样黑暗,把王佳芝作为工具?确实很像“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你在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也许对于黑暗,理解它存在背后的逻辑、机制和边界就可以了。以为这种黑暗的手段能成功,就去模仿和操作,其实也会让自己同化出类似的想法。最后自己迷失了。

可是,黑暗就在那里,怎么办?我要解决问题啊?用光明驱赶黑暗。寻找新的、良性的方法和路径更重要,也许一开始薄弱、无力,或许要长久布局经营,但也许才能走得更远更好。(比如同样地下党,原则是不搞美人计和暗杀。再比如,根据地策略,农村包围城市)

用《动机心理学》这个心理学的课本,来看王佳芝。人的基础动机三大天王:自主,能力,归属感。很能分析清楚,王佳芝一再为归属感放弃自己的自主,最后走到了两难的境地。

如何解开?觉得还是要把自主放到第一位。不需要跑去英国,不需要依附舅妈,自己扎根。

如果王佳芝可以活下去,希望她活下去,想对她说:你很好,重新出发,做你想做的事,把最想要和别人交换的认同,给自己吧,作为王佳芝自己,活下去。


色,戒(2007)

又名:色|戒 / 色·戒 / 色戒 / Lust, Caution

上映日期:2007-11-01(中国大陆) / 2007-09-24(中国台湾) / 2007-09-26(中国香港) / 2007-08-30(威尼斯电影节) / 2007-10-26(美国)片长:158分钟

主演:梁朝伟 汤唯 陈冲 王力宏 庹宗华 朱芷莹 高英轩 柯宇纶  

导演:李安 编剧:王蕙玲 Hui-Ling Wang/詹姆斯·夏慕斯 James Schamus/张爱玲 Eileen Chang

色,戒的影评

Quinnie
Quinnie •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