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善可陈的故事遇上出色的制作以及个人非常青睐的题材,大概就构成了这样一部会给满分但又不会向他人推荐的作品。
对于这样一部主打励志的剧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哪些部分完全是主观臆想,毫无现实根据,哪些部分为了影视化的戏剧效果,处理得多么平庸,哪些部分又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讨好观众,始终维持蜻蜓点水的姿态。制作团队实在太过精明,他们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政治,却成功地让主人公beth避重就轻(而这恰恰是原型鲍比菲舍尔最具争议性地地方),却在细节中以玩笑的方式揶揄美国人,又在环境设置上夹带私货,冷色调暗示莫斯科的压抑,强烈光影对比凸显老大哥的氛围,最终从场景上仿佛让女主经历了一场堪比炼狱的考验;他们知道加上女性主义的口号可以迎合当下的潮流,俘获更多观众,但也只是口号而已,beth的两任父亲很切题,但他们总的出场时间却相当有限;他们知道怎么让角色充满吸引力,甚至小到各个配角,他们都想树立得足够正面让观众无法抗拒,然而这些角色要么充当谐星,纯属气氛组,要么服务于女主的各种剧情需要,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缺乏自身的生命力。女主本人,前后也有着巨大反差,抛开背景不谈我实在难以想见费舍尔能有这样的风度和亲和。细细想来,剧中确实充满了爽文而非现实的逻辑,比如班尼赛前对女主的恭维,比如那个缺乏说服力的后援团,比如两次快棋较量的迥异结局,又比如女主赢得最终冠军后莫斯科群众的欢呼雀跃。更别提女主身世的事实,几乎在第一集就透露得清清楚楚,后面还每次不厌其烦地在主线中插上几个镜头。讽刺的是,即便如此,这部剧集所使用的组合拳仍然能对我招招致命,从制作短片中也可看到,整个团队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清晰认识。
首先便是拍摄上的代入感。大多数影视作品,会让我不自觉地保持一种距离,比如那些黑帮或者西部片,仿佛它们无论多么真实,潜意识里我总能感到即使处在同一片时空下,我与其中的人物也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于是这些人物都像是隔着层玻璃的精致展品,让我只能冷眼观察影片中迥异的世界。而另一些作品则有些不同,它们的背景呈现出现代感,又依稀保留了年代的差异;它们从大处着眼,勾勒出时代的特征,亦透露着生活百态,无论是日常装饰还是街边百货,都足以勾起怀旧者的情愫。这些作品仿若书写了一纸邀约,热情地引领观众去体验不一样的世界,比如说剧集中60s或者70s的肯塔基或者《my brilliant friend》中有些年头的那不勒斯。这样略带情调的复古故事仿佛能将我吞噬于其中,从场景的变化到人物的细微表情,无不左右着感情的起起落落。过度的陶醉往往伴随着怅然若失,甚至直到故事落幕还有一些感情的碎片迷失在虚构的世界里,只能等待时间来将其生发,重新与现实世界接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诸如此类的迷恋是否有点像是《盗梦空间》中的女主沉溺于男主造梦的世界,只是这里所谓的怅然若失程度轻微许多罢了。这样的怀旧也让我联想到《午夜巴黎》中好莱坞编剧怀念着海明威时期巴黎“流动的盛宴”,而歌迪亚的角色则惦记着1890s马蒂斯等人的生活。心中的白月光各有不同,但个中感触大抵是相通的。
具体来说,在制作短篇中,导演特意恭维了场景设计师的匠心,除了前面提到的莫斯科,我们也很难忘记诸如梅修之家的宁静幽闭,抑或是us open场景的粉嫩甜蜜。同样的,我们无法忘记那些恰到好处的音乐,比如beth与benny二番战时,影片用华丽的剪辑将棋局和主人公表情组合在一起,两人仿若进行一场隔空的对局,配合上同样炫技的classical gas(大概对指弹略有了解的都应该听过tommy的那个版本吧) ,明快的节奏让人过目不忘。复古剧当然也少不了服装,剧集中beth的各式穿着几乎没有重样,到了中后期俨然成为了时尚片。从第三集摆脱了年少时代的流海开始,主人公在简洁的衬衣和各式伞裙的搭配下显得青春洋溢,类似的造型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罗马假日》中赫本的装束?尤其墨西哥比赛入场时怼着beth背影的那个长镜头,从那一刻起我才意识到在《后窗》中的格蕾丝凯利之后,我还是头一次这么关注影视作品中角色的服饰(不过后窗中的设计要复杂许多)。再加上优雅的卷发,以及安雅能打的颜值,beth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能激起惊艳和赞叹。
对于这样一部体育竞技的剧集,我们自然绕不开棋局。诚然,通过各路视频的复盘,我知道剧集中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走心之处,与benny的对局直接造成丢子,与小男孩的对局封盘后摆放的很随意,纽约摆出的残局也不太现实(毕竟这样的残局像中村光这样的特级大师几乎是妙解),虽然制作团队中有着卡斯帕罗夫的挂名,但可能也只是在几盘重要棋局走向上把了把关,的确不如宣传那般尽善尽美。哦对了,奈飞提供的官方字幕不但出现了歧义,更离谱的是连车马这样的棋子都能翻译错,让人啼笑皆非,当然了,大部分人也不关心实际的棋局。
作为一个蹩脚的棋手,就像第一集的小beth吐槽的那样,我的落后兵时常七零八碎,这让对手更容易双击捉双,棋技差劲得要命。但当头一次发现有影视作品关照了棋手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依然因为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暗暗感动(在此之前类似题材的也只看过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而已)。剧集拍摄中最让人眼花缭乱的莫过于盲棋,排棋,快棋,这些多少都比较符合外行看热闹的通俗化的处理,其实beth那种执迷于弃子攻杀的风格也很难代入实际,尤其是在棋软盛行后,诸如卡尔森之类的大师也从软件起步,可以想见的是稳妥的走法更应成为主流,激进的风格也许只能成为历史的传说,很大程度上需要对手漏算的配合。不过beth行棋的风格仍然让我倍感亲切,曾经下中国象棋时,当被对手拖入缠斗获胜无望,我也尝试舍弃防守子力,寄希望于对手的子力在吃子过程中得到延误,寄希望于用更迅捷的进攻击杀对手,有时甚至弃子求攻,当然排除掉对手失误的因素,这样的冒险常常将和棋扭成败局,我的残局也因此非常糟糕,但是偶有反杀成功,也能产生一种疯狂的喜悦,因此对于影片中的风格我也多少有几分理解。在观影时,我更多地在怀念那些尚无软件辅助,棋局拆解也算不上充分的浪漫主义时代,每当影片中提及到类似墨菲等上古天才棋手的轶事时我都听的津津有味。棋局得研究到剧集设置的费舍尔时代就已经相当充分,于是费舍尔等人为了避免各种定式,更大程度地体现棋手的运算,也提出了各种变种。如今普及的棋软甚至能将开局推演到十余步,选手往往例行公事,这总让我惋惜这些浓缩了最出色平衡性的博弈游戏已经被透析得干干净净,具有了标准答案的对弈亦失去了神秘性和生命力。影片中的人物基本虚构,但是有时又会与那些历史人物产生交集,于是我往往忍不住暂停下来搜索一下八卦,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平行映射让人饶有兴味,比如本尼登上象棋评论的封面,在现实中那一期恰好又是那个熟悉的名字——鲍比费舍尔。
除了棋局,双方的神态和表情也让我沉醉其中。我从未意识到棋手的面容就足以构成如此丰富的世界,在我的绝大多数对弈经历中,往往一片祥和,双方都谈不上多么较真,比如之前代表吴院打院系杯,也许偶尔也会观察对手的表情,要么是沉稳的扑克脸,要么是亲切的笑容,结束棋局后还会轻松地聊上几句(相比之下,剧集中这些顶尖选手如此放下包袱,文质彬彬倒显得不太现实);我倒也听说过与我棋力相近的兄长曾将村头大爷杀的怒摔棋盘的轶事,但也只是当作笑谈罢了。剧集中人物的细微表情让我联想到自己沉思时的神态,角色们传神演绎的反映让我感同身受,无论是顺境下落子的决绝、挑逗的眼神抑或是难挡败局的沮丧和纤细,我一次次的回退去揣摩这些感情的表达,它们也从另一个角度传达出棋类对弈的魅力。
剧集中那些棋手的命运走向引人唏嘘,例如里面贝尔德或者汤斯(为什么不足1800的选手能位列公开赛第五???)早早结束职业生涯,不就跟我与中国象棋渐行渐远如出一辙么?从初中时的热衷和好胜,到后来兴趣平淡,转向其他追求,我不也像剧集中的贝尔德一样感叹道自己并没有以前那么热爱象棋,在遇到天赋的限制以及技术的瓶颈时,发现自己也没有那种非赢不可的狂热?当生活逐渐向我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侧面,对弈也从从前娱乐的大餐慢慢退缩成一味平平无奇的调剂,逢年过节依旧是餐桌上长辈念叨的保留曲目,与其他那些每年重复的老记忆一样,对于那些激烈厮杀的往事,我们也只是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