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从刚开播就有所耳闻,直到今天才捡起来一口气看完。整部剧一共就七集,剧情其实很中规中矩,保持着很标准的爽文套路,也没有太出格跳脱的情节。前几集乍看有点乏味、俗套甚至三观不正,但看到后面才发觉,整部剧传达的价值观实际上很积极,各个线索也明晰起来,形成了相对不错的收束。

关于这部剧,许多争议点在于女主一路走来是否过于顺利,情节是否过于不切实际和理想化。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去深挖和较真的地方,毕竟这部剧所依据的也只是一本虚构的小说。比起一个活生生的真实世界的人,女主贝丝更像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一片汇聚了各种矛盾斗争的战场。

故事设定在六十年代的美国,恰逢美国民权运动和美苏冷战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嬉皮士文化风靡的时代。作为个体的贝丝身上实际承载着许多种矛盾:主流价值和边缘人群的矛盾、传统女性形象和自我个性的矛盾、男权社会与女性发展的矛盾、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矛盾,甚至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等等。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女性打败男性、美国打败苏联的逆袭爽剧,但内核却还是成长、和平与爱。

1、关于成长

剧里贝丝的年龄跨度足有14年,横跨了幼童、少女到成年女性三个阶段。从8岁到22岁,贝丝的成长观众有目共睹。这种成长不仅包括了身体上的成长,还有性别认知、个性发展、生活态度以及人际交往上的成长。

从一开始,贝丝的形象就很明确:女性、孤儿、瘾君子、固执、不合群,以及绝对的天才。和剧名“后翼弃兵”一样,贝丝一路以来的经历说明:要成就自己,就必须舍弃掉那些会束缚自己前进步伐的事物。对于贝丝来说,需要弃掉的“兵”有很多:在前期,她需要抛弃的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规训;在中期,她要抛弃的是固执己见、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后期,她则要克服自童年就萦绕于心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对烟、酒、镇静剂的心理依赖。

在男性绝对统治着国际棋坛的时代,贝丝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一大冲击。对于时代、社会和生理特征赋予她的烙印,贝丝没有不假思索地全盘承受,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更具体地说,怎样的“女人”。

从贝丝对国际象棋刚萌生兴趣的阶段,性别歧视就已如影随形,试图阻碍贝丝迈入象棋世界的大门。就连贝丝的恩师——校工萨贝先生,最开始面对贝丝的恳求,也是无情地说:“这不是女孩子玩的游戏。”然而,贝丝还是凭借自己的天赋与诚意打动了萨贝先生。包括后面第一次报名象棋比赛,象棋界对女性的歧视处处可见,但贝丝视若无睹,只是朝着自己的方向不断前进。

贝丝的形象,与当时的传统女性形象迥然有异:要强好胜、骄傲独立,甚至连下棋风格都充满攻击性。她从不为自己的性别而自卑羞怯,更不会在男性面前示弱,有时甚至会毫不留情地挫伤对方的自信和自尊。

但她又不是彻底反女性特质的,她身上也有着一些符合女性传统形象的特点:喜欢漂亮衣服、注重外貌打扮,充满女性魅力;和所有直女一样,会对两性亲密关系产生合乎本能的兴趣(但在两性关系中,她又与传统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是积极主动、富有侵略性的)。在国际棋坛上,她并没有为了得到尊重或融入环境而抛弃自己的女性特质,反而一直是以鲜明的女性形象出现,并成功地凭棋艺让众多男性棋手甘拜下风。

当然,在树立自身角色的道路上,她也走过一些弯路,但这些经历也更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在中学时期,她曾经为了合群,用奖金去买当时女生间流行的鞋子,去参加女生社团的小聚会。之后她明白自己和那些女生的志趣并不相同,也没有必要强行融入,后来更是骇然于她们早早结婚生子后的黯淡状态。青春期后的她坦然接受了自己爱美的特质,但也明白自己并不应当止步于此,更不应成为依附男性而存在的柔弱藤蔓。

后来,她在以男性为主的象棋圈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获得了诸多帮助,不再单枪匹马、一意孤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与女性群体的割裂。就比如,贝丝在充斥男性的赛场上迎来月经初潮,正是另一位女生殷切地向她提供了帮助。她的经历也鼓舞了其他不沉迷象棋却同样追求个人价值的女性。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养母终于走出那幢空旷无聊的房子,挣脱了传统的家庭主妇角色,在旅行和比赛中重拾了人生乐趣和自我价值,变得积极、健康和阳光,甚至克服了困扰多年的“上台恐惧症”,凭借优美的琴声获得了众人的掌声;那位业余下棋的医学系女生,说贝丝的经历让她意识到女性无限的可能性;孤儿院的黑人好友更是以她为精神图腾,自力更生考上大学,实现了人生逆袭,并在贝丝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为她重振精神去莫斯科参赛的重要支柱。

在夜校上俄语课期间,她应邀参加了大学生的嬉皮士聚会,染上了大麻和酒瘾,还第一次体验了性行为。在养母的引导下,贝丝既享受了短暂放纵的快乐,又能很快地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而不是成天跟一帮堕落大学生无所事事地混在一起,忘了下棋的志向。在养母去世、比赛失利以后,她一度陷入迷茫状态,但她的好友们让她意识到她并不是孤独一人,她也学会主动向他人求助,学会采纳他人的建议,学会接受他人的关爱。养母告诉她,人生中除了下棋还有很多值得经历的事情;棋友告诉她,下棋的乐趣绝不仅仅在于获胜,下棋也不能只凭借纯粹的个人天赋和直觉,还需要辛勤训练和谦虚学习;朋友们告诉她,不能一直依赖药物和烟酒,她的身边还有很多人爱着她、关心她、愿意成为她的依靠。也正是在这些亲密关系的影响下,贝丝得以逃离她生母还有棋手摩菲那般从天才沦为疯子的命运。

2、关于爱与和平

和平与爱,实际上就是支撑贝丝在象棋路上不断成长前行的保障与动力。

这里的爱,涉及到兴趣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母女之爱。原初的动力当然是贝丝对于国际象棋的兴趣之爱,这也是后来开启师生之爱、母女之爱和朋友之爱的钥匙之一。这些爱也成为了贝丝兴趣之爱的养料。比如,萨贝先生对她的栽培和5美元的资助,打开了她国际象棋生涯的第一道门,也正是萨贝对她的爱,使迷失的贝丝找回了自己下棋的初心与动力;到了后来,则是养母为她创造了不停参赛的条件,成为她进军棋坛的坚实后盾;是朋友们的陪练与谋划,使她的棋艺不断进益。也是这些爱,最终帮助贝丝走出孤独、物质滥用的泥潭。

至于和平,则涉及到竞争对手之间的和平、性别之间的和平,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和平。国际象棋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剧中的大部分棋手们也表现出了充分的体育精神。热爱着象棋的选手们并不因为被打败而敌视、仇恨对手,反而因棋结缘,被共同的热忱所维系在一起;对于实力强劲的女棋手贝丝,剧里的多数男棋手们既不因为轻蔑或所谓的“绅士风度”而放水,也没有因为觉得“男子气概受挫”而仇视贝丝;国际棋坛的氛围也没有因为美苏意识形态斗争而变质,全美冠军班尼在贝丝出发前曾盛赞苏联的集体主义精神,决赛夜更是与他人结成贝丝的后援团,为贝丝出谋划策;贝丝本人则更是两度拒绝分别来自宗教机构和美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任务,抛弃充满功利和勾心斗角的经济援助和庆功宴,来到苏联街头的象棋公园,接受他国人民的赞扬和欢迎,与普通苏联老人们共同享受国际象棋的乐趣。在最后的镜头里,国籍、意识形态、语言、性别乃至年龄的鸿沟都消失了,弥补这些鸿沟的,则正是对国际象棋这一运动的纯粹、无差别的爱。

3.一些不足之处

当然,这部剧里也有些内容值得探讨和质疑。比如全剧暗含的对女性外貌的苛求(女性世界冠军一定要长得漂亮吗?如果女主角长得不漂亮,是否就不值得其他男棋手的欣赏和帮助,也不值得媒体和民众的赞誉?人们在塑造女性传奇时,是否总是无意识地将外貌作为“卖点”?);

还有前段时间的前苏联女棋手控诉Netflix诽谤的官司(在塑造一位传奇女性时,通过贬低其他女性的成就来烘托女主角的伟大,是正当或合理合法的吗?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还是难以挣脱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对其他女性的刻画也比较苍白无力);

此外,对女主角天资的过分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鼓励女性自身发展的意义。对于女性在个人发展中遭遇的不公平,剧里的着墨也比较浅显单薄(没有过人天赋的女性,努力就是没有意义的吗?实际上,不论男女,普通人都是占大多数的。不应存在男性从事某业就理所应当,女性只有天资过人才有资格得到培养的道理)。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2020)

又名:女王的棋局 / 女王的开局

主演:安雅·泰勒-乔伊 伊斯拉·约翰斯顿 玛丽埃尔·海勒 托马斯· 

导演:斯科特·弗兰克 

后翼弃兵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