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破了那个由男人主导的世界。”
这是关于一个在西洋棋上有着卓绝天赋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本片的第一个亮点,是没有过度“神化”主角。
Beth的确在西洋棋上有着过人的天赋,但除了鲜花和掌声,关于她天才的背面,电视剧里也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她烟瘾很大,嗜酒如命,而且必须嗑镇静剂才能让棋局她在脑海里复盘。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Beth都离不开pills和酒。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这位天才少女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她不在只是悬在夜空上的一颗高高在上的星星,除去天才的光环,Beth也只是个普通人。
没有过度神化主角,那么这部电视剧在角色的塑造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最后在莫斯科和博戈夫的那段对决真的非常精彩。桑总他们在电话那头的纽约远距离给女主指导也很燃,只是不知道为何当我看到那群男的聚在桑总纽约地下室的公寓里,我脑海里总是出现“女主的后宫”这几个大字~(PS.桑总真的好帅啊啊啊!)
本片的第二个两点,是在结尾部分,前往机场的车里。当美国政府派来的人告诉女主,希望她在返回美国之后,接受采访时,针对这次比赛的胜利说出一些带有政治性色彩的话语。虽然女主没有在言语上直接拒绝,她走下了车,走到了旁边的公园里。最后她被这些热爱西洋棋的苏联人所包围,他们欢呼着她的名字,对她的喜爱和欣赏之前溢于言表。而女主最后也选择坐在了他们中间,对着镜头说出:“我们来下棋吧。”
这段其实和之前有一段,女主拒绝基督教会的经济援助,两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边是宗教,一边是政治。面对人类历史上两大强有力的压迫,为什么女主能如此从容不迫地拒绝呢?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女主对于西洋棋的爱远远高于这两样。
Beth对于西洋棋的爱是纯粹的,不参加其他任何一丝一毫的杂质。所以在旁人的眼里,她的确舍弃了很多:拒绝教会时,她舍弃了对于她而言非常重要的经济援助;拒绝政府时,她舍弃了未来能更上一层楼的一条捷径。但事实上,她什么也没有失去,甚至相反的,她肩上的担子更轻了,因为她可以不带任何枷锁地走上她最爱的西洋棋赛场。
最后来点一下题,女孩可以做成任何事。
在一次纽约西洋棋公开赛之前的一次赛前采访上,对于其他男性参赛选手,记者们提的问题都是关于比赛、赛前心态之类的问题,而到了Beth这里,记者则问道:“有人说你赛前的行为有些不检点,你对此有何看法?”
然而记者嘴里的那些“不检点的行为”都是些什么呢?去商场买衣服,去酒吧喝酒,化妆...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却在这场由男性主导的比赛赛场里被毫无理由地过度放大。
“没什么看法。”那位红发的女孩坐在一群黑色西装的男性中间,毫无畏惧地直视镜头。
“只不过没有喉结,我赢起来的确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