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的眼睛大的象个外星人,可能是为了衬托她的聪慧过人和不同凡响吧,相比之下,童年的女主形象更和谐,五官比例看着更匀称些,后面随着剧情深入和女主的成长,觉得她逐渐好看起来了,特别是她的侧影,洁白修长的脖子,轮廓分明的侧影,显得格外灵气和洁净,仿佛是在表达一个丑小鸭蜕变成了白天鹅的过程。

女孩在经历了失去母亲,养母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比起她婚姻不幸,被品尝男人抛弃的母亲和养母,她摆脱了情感和婚姻对女人的束缚,把身心倾注到了热爱的国际象棋中,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幸运,孤儿的经历,让她具有同龄人不具有的早慧,成熟,还对男性有了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她对于他人的疏离感让她免受感情的伤害。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沉浸其中,以此获得独立的生活和尊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女主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爱情,可是,这又如何?她最钟爱的象棋既给她带来了金钱,让她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又为她赢得了尊重,比起很多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人来说,她已经是幸福的人了。

她获得的帮助,是周围人们对于一个能实现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的人的祝愿,对有理想的年轻人的支持和鼓励。女主拒绝了基督教会有条件的资助,她不想成为政治工具,而是单纯热爱象棋,正是这种单纯的热爱造就了她。剧中美国人敌视的苏联在女主眼里,却是热爱象棋的人的天堂,严肃威严的博戈夫何尝不是女主的另一个老师呢?正是他的存在,引导她不断向前,迎接挑战,正是这些超越政治、国家,年龄和性别的东西,把素不相识的人们联系起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友人,这就是人们共同热爱的东西,象棋。

剧中透过女主角的眼睛,看到了父母之间的争吵,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若是女性过于柔弱和依赖,特别是经济上依靠男性,男性会轻视她们,觉得她们是累赘,是自己的拖累和麻烦,若是象女主那样,以才华或者实力证明了自己比他们优秀,男性又会感到自卑,人总是最爱自己的,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自尊,面子,所以,爱是很困难的。萨贝先生和女孩的感情,介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女孩对于父爱的缺失。

博戈夫,象棋世界中的最强者,是女主一直在努力攀登想期望到达的一座高峰,每个人都想赢,在象棋世界中,人们获得了一种公平竞争的感觉,那是以智力和思想做为标准的竞争,在象棋面前,没有体力,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只有谁更有智谋谁取胜,女主在这个世界里获得了安全感,在象棋世界中,她是主宰棋子,调兵遣将的女王,不再是现实中无助的小女孩。

赢真得很重要吗?女主一路走来,很少有失败的时候,如果说曾经的不幸是童年的家庭破碎的话,她其实除了得到,很少再品尝到失去的滋味,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常常品尝失败的滋味,看着莫斯科街头那些聚精会神下着棋的人们,你觉得输赢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人们喜欢的不是下棋过程中的那种思考的乐趣吗?有输有赢才是人生的常态,博戈夫即使是雄霸一时,也最终有被更强的高手取代的一天,真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不是他曾经的精彩棋局吗?影片固然是以女主赢了为美好的结局,但其实输赢是人生的常态,那些曾经败在她手下的棋手,选择了另一种人生,那也是女主所缺少的一种生活,但生活本身能够十全十美吗?有所得必须要有所付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对于每个人来说,寻找生命的目标是一个重大的话题,剧中主人公属于狂热的沉浸在一种单纯的追求中的人,对于充满复杂现实的生活来说,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的妥协和改变,比如,很多热爱象棋的人,意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或者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不得不为生活奔波时,必须做出妥协和改变,天才和成功固然是一种人们向往的境界,但大部分人都只能怀着对于理想的热爱,在现实中妥协,却有无可奈何,毕竟,在一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只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注定是只能成为观众,平凡的人生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我想,对于理想的执着和狂热才是女主这么令人喜爱的原因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常常不免处于孤单,弱小无助的境地,是这个世界的孤儿,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包括男性也是一样,对于处在现实困境中的年轻人来说,这部剧是有激励作用的,那就是,如何开启自己的天赋,并开创出一片天地。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2020)

又名:女王的棋局 / 女王的开局

主演:安雅·泰勒-乔伊 伊斯拉·约翰斯顿 玛丽埃尔·海勒 托马斯· 

导演:斯科特·弗兰克 

后翼弃兵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