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18

黄土地:之子于归,燕燕于飞

《黄土地》是根据珂兰的小说《深谷回声》而改编的一部文艺题材电影。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像,赵季平作曲。因其丰富的艺术魅力和高度的艺术价值,成为象征中国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电影作品。
影片在构图和画面选择方面,多以大自然,尤其是天空和黄土地为主,有一个镜头十分明显,顾青在帮翠巧父亲干了一上午农活后,与翠巧一家围坐在土地上吃饭,第一个画面是仰拍翠巧父亲,人物在画面最下方,上方是大片的天空。这时镜头缓慢下移,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都切换为黄土地,只在上面留三分之一狭窄处简单关照人物。这不正是上有天,下有地,人被挤压在微小空间中艰难求生的真实写照?这不正是对于中国人处境的深切同情与尖锐批判?
除此之外,重复的艺术手法也得到充分利用。全片中大量运用同景别、同机位、同镜头焦距,甚至同光孔的重复镜头反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典型生活方式。中华民族就这样走过了漫长的道路,日复一日中有痛苦、欢乐、渴望、斗争。尽管是同一画面,往往蕴生着不同的含义。另外,影片在构图方面还体现了明显的宏大叙事手法,这是张艺谋一贯热衷的表现方式,在其《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长城》等影片中有大量表现。在《黄土地》中,不论是迎亲队伍,安塞腰鼓,还是影片结尾场面惊人的向龙求雨,都体现出人这一生命个体在黄土地上蓬勃顽强的生命力量。
在色彩方面,影片自然以黄色和褐色为主要基调,加之对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描摹,均展现出黄土地的辽远与深邃。在黄土地的映衬下,红色更显得突出而鲜明。这种色彩蒙太奇使影片多了一份色彩效果。红轿帘、红盖头、红衣红裤、红腰带、红腰鼓、红花、红马……这充满画面的红色,强化了视觉冲击力,造成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其中,翠巧的衣服始终是红色,这也成为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与暖意。而迎亲的队伍,婚嫁的宴请,虽也是红色,但红得不那么鲜艳,不那么浓烈,偏淡红,又因为故事的背景而渗透出一丝悲凉。
音乐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整个故事几乎都是靠“酸曲儿”而连接的。民歌,承载的不仅仅是悦耳动听,更是情绪、信念在艰苦与幸福的沉淀下由内而外产生的自然喷发。我们通常认为,最伟大的作品是悲剧,艺术更多得也表达“悲”的主题,由悲而引发共鸣,这也成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两千多年以来,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中华人民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历经了太多的磨砺,但艰苦与奋斗同在,矛盾与进步共生,正是不同的苦难孕育了中华儿女坚毅不屈的民族价值。这民歌,是劳动的精髓,是生命的化身。而搭配民歌的是一段段唢呐与鼓点的配合,在苍凉的黄土高坡中突然冲出一声唢呐鸣响,更显出戳心般的悲怆。
影片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翠巧丈夫的那一只手,乌黑发亮,仿佛要从屏幕伸出,猛地让我以为该片是“魔幻现实主义”。而这只手,与“公家人”顾青的手形成了极强烈的对比。顾青的手是拿笔写字的手,是可以做针线缝衣补袜的手,而农民的手,包括翠巧,却是打水犁地,赶牛磨磨的手,以手为意象,烘托出底层农民真实而艰难的生活。
而翠巧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她使我想到了繁漪,一个雷雨一样的斗士。她诞生在层层叠叠的封建传统森林,而对她产生威胁的野兽,也是她最爱最可靠的亲人。她不能反抗,尽管精神和肉体都表现出极大的勉强,因为反抗意味着伤害,意味着打破千年来稳固形成的丛林法则。大红的花轿被掀起帘子后像极了牢笼,紧紧锁住翠巧萌动的心。
陈凯歌导演对本片的阐释中说到,“热爱黄河而去歌颂黄河,对于每一个尚未丧失激情的人来说,都不难。如果我们清醒地看到,能够孕育一切的,也能够毁灭一切,那么,对于生活于旧中国民族整体中的翠巧而言,她的命运就一定带有某种悲剧的色彩。她所选择的道路是很难的。难就难在,她所面对的不是狭义的社会恶势力,而是养育了她的人民中的平静的,甚至是温暖的愚昧。较之对抗恶势力,这种挑战需要更大的勇气。”
影片是一个开放式结尾。辽阔的长空,无垠的黄土地,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翠巧逃不出那个时代,顾青也不是救世主,而憨憨虽与求雨的人们逆向而行,但他身后是黄河水,面前是蜂拥而至的人群。这时镜头逐渐放缓,憨憨的跑动显得更为沉重,这使我想起根据贾平凹小说而改编的电影《乡民》中老学究韩玄子为了稳固乡里地位而邀请的,象征着传统教义的舞龙队。他们都在低沉而艰难地挣扎着,在不同的境遇里苟延残喘。只是舞龙队所面临的是改革的新生力量,而憨憨所面对的却是既顽固又不敢推倒的封建砖墙。正因如此,影片最后的长空镜头才显得尤其重要。腰鼓——刺目明亮的阳光!这是翻身农民纵情的歌唱,这是新生。求雨——刺目明亮的阳光!这是精神扭曲农民悲怆的呐喊。这似乎象征着死亡,但死亡何尝不是新的诞生?
影片中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的人,使我想起了罗中立的画作《父亲》,又想起了海子的诗“半尺厚的黄土”。黄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它带给我们多少幸福,就带给我们多少的痛苦。影片并不是对腐朽文化的愤怒,也不是对国民性的批判,更不是挖掘民众的痛苦而为革命大唱赞歌,影片只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冷静客观地审视这种现象:杀死你的,也是养育你的。
翠巧不停地唱着:共产党救万民!百姓不停地喊着:东海龙王救万民!那么拯救人们的到底是什么?影片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翠巧失魂落魄地渐渐淹没在黄河水里,只是梦想夭折的哀伤被吸收进温热的黄土地里,只是人们举起“龙王碑”迷幻而疯狂地朝河岸奔跑,只是觉得从此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因为救自己的从来就只有自己。
黄土地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也禁锢了这片土地上的人。黄土地在影片中呈现出荒芜的、寸草不生的景象,它象征着一个庞大、牢固、麻木、吃人的文化传统,人在其中时刻被压抑、被束缚。这样的主题在影片独特的影响中表露无疑。正如翠巧出嫁时贴上的对联一样:
自古婚嫁由天定
而今富贵在命中

黄土地(1984)

又名:深谷回声 / Yellow Earth

上映日期:1984(中国大陆) / 1985-08-10(洛迦诺电影节) / 1985-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89分钟

主演:薛白 王学圻 谭托 刘强 

导演:陈凯歌 编剧:张子良 Ziliang Zhang/柯兰 Lan Ke/陈凯歌 Kaige Chen

黄土地的影评

芋
芋 • 黄土地
绿鱼
绿鱼 • 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