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28

黄土地: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人总是要被一个什么东西给奴隶,要么是信仰,要么是肉体。可当两者都被束缚后,人便只是一团肉,麻木不仁的如同丧尸般行走在路上,行走在生活中,行走在一片片的黄土地上。
电影《黄土地》讲诉了一位红军到西北地区采集民歌从而改变了两个深受旧思想毒害的小孩的故事。它不仅是批判了农民的愚昧,包办婚姻的落后,更主要的是揭露了,在如此残酷的社会制度社会风气中,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是如何被唤起梦想的,又是如何被现实击垮。不难发现,给予的是这一片片的黄土地,击垮的更是这一片片的黄土地。这是宿命,这是一条简单的哲学道理,生存之道,这也是一个必然产物。
本文以极其简单的叙事手法按照时间顺序推动电影发展,以远景和中景镜头为主,用以环境与人物性格思想形成一种内在联系,将主题和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影片变得更加有张力,主题更加鲜明。
本片的情节主要在黄土地上和家里展开。中近景主要突出人物性格和思想,如顾青一开始来翠巧家时,翠巧的父亲只会回答一个哦字,翠巧羞涩到不敢唱歌,憨憨不会讲话。远景主要突出环境,如影片的开头,顾青走进黄土地,镜头给了大量的黄土地,展现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其自然环境。而影评最特别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是结尾部分,结尾部分运用了对比蒙太奇,镜头通过顾青再次回到黄土地为事物发展的线索,将镜头切到大量群众跪在地上向上天求雨,再切到翠巧溺水的画面,一直反复切镜头,这两个场景以同样的狂热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互文关系,更反应出农民的愚昧,以及一家人与其他人的悲欢对比,要知道有时候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
本片的背景音乐与题目贴合,运用了大量的陕北民歌,突出当地醇厚的民风,开创了一个合理的氛围,并以民歌为线索贯穿全文发展。其中,顾青想要收集到的信天游,尽被当地的人讽刺为酸曲,更加突出农民的愚昧。如农民在打腰鼓时热闹的鼓声突然转到翠巧家突然寂静,暗示出翠巧的悲惨遭遇。
本片的主要人物有两个,人物性格突出,对比鲜明。顾青作为一个具有新思想的新四军,在这片黄土地上像是一个外来者,更像一个侵略者,他把思想禁锢的憨憨和翠巧的思想解放了,把根深蒂固的父亲感化了。翠巧的命运是悲惨的,用鲁迅的话来说,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翠巧是一个生于黄土地却也死于黄土地的矛盾形象。另外,还有一位值得让人讨论的人物—父亲,父亲虽是一个与黄土地融为一体的人物形象,但是却也不属于黄土地。父亲其实是懂得了女儿翠巧的那个想冲破世俗的心,在他求雨的那一刻他就懂了。
歌声的悲壮,黄土的苍凉,命运的枷锁,是时代,是地区,是人民的纯朴亦或是愚昧。黄土地依然存在,你我依然在那祈求这雨神

黄土地(1984)

又名:深谷回声 / Yellow Earth

上映日期:1984(中国大陆) / 1985-08-10(洛迦诺电影节) / 1985-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89分钟

主演:薛白 王学圻 谭托 刘强 

导演:陈凯歌 编剧:张子良 Ziliang Zhang/柯兰 Lan Ke/陈凯歌 Kaige Chen

黄土地的影评

芋
芋 • 黄土地
绿鱼
绿鱼 • 过活